首页 > 专栏 > 正文

城乡建设:集约、效率、生态——环保产业向环境产业升级

时间: 2019-04-08 09:42

来源: 《城乡建设》杂志

作者: 薛涛


二、环保行业发展至今的基本状况

定位环保行业,最简便的还是使用E20研究院发布的环境产业九宫格,除了声污染治理和核污染防治,主要的领域识别和内在逻辑挖掘可以通过下面这张图来完成:

1554687118645925.png

从图中可知,城乡环境服务领域和工业污染治理领域,是环保产业的两大阵营,横跨者相对较少。而目前看环保类上市公司主要市值,来自市政基础设施投资运营的占比达到了40%。之所以有这个局面,就是来自PPP中早期实践的成熟模式——特许经营。根据E20研究院的数据,大约40%的污水处理能力(合计约8000万吨/日)及大约70%的垃圾焚烧能力(合计约30万吨/日)均由特许经营的市场化企业来提供。15年来市场化的成果,还带来了环保产业在这个领域的阵营分配,总体看也确实提升了这个行业的效率,因此不同于后来的PFI模式,得益于特许经营模式的相关企业发展也是基本健康的。

1554687165208987.png

当然,这种商业模式现在也面临着下一步如何发展的问题,多年来的扩张速度、新项目单体规模和品质均将逐渐下降,更重要的是,虽然近20年通过这些企业的扩张完成了规模集约,并由此带来了从投融资、管理、人才等方面的集约效应和效率提升,但是面对下一阶段的污染问题和民众的需求,当前的商业模式无法解决。如果不能在要素集约和网络集约方面有所突破,在城乡环境服务领域的下一步效率提升就会遇到障碍。(详情请见→ 薛涛:四维集约,合纵连横—固废产业年度盘点

除了市政基础设施投资运营领域形成了ABCD这样的方阵上下游合作关系之外,工业治污和环境修复领域基本未能形成完整的类似模式和企业方阵。土壤修复、大气治理等这类业务周期性较强,前者高峰一直未到,后者则高峰已过。品类更加分散的工业废水治理则在本轮环保督察下普遍迎来利好。这些行业在发展中关键的两个问题是:如何保持性价比方面的持续突破,以使工业企业在更好的成本上解决达标排放问题;如何建构商业模式,以获得长期可预期的收益,更好地对接资本市场。

三、环保产业升级到环境产业的方向

环保与生态的关系,不再仅仅是以往的污染治理和自然保护的二元分离关系。环保产业的发展方向,必然是通过遵循生态规律来匹配环境产业概念。

(一)水务到水环境领域

如何使城市水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厂网河”“岸上岸下”的一体化建设和城乡统筹治理,经过四年的会战,这些基本原理渐渐成为共识,但是从实操层面来讲却依然面临诸多困局。从商业逻辑角度而言,2014年的PPP新政所开启的以工程为导向、以资本为龙头的城市水环境治理模式,并未因规模大、范围广就实现水环境各要素系统整合。PPP的相关政策稳定性不足、市场实际能力不足、地方政府支付信用不实、时间仓促、考核严厉导致非生态类措施的过度运用等都是其背后的原因。

财金〔2019〕10号文发布之后,对未来的水环境业务影响较大。大规模流域治理PFI项目空间迅速缩小,在2020年的考核过后,相信不少项目将重新回归碎片模式。经过这几年的摸索,应该说全行业对水环境治理的复杂度和系统性的认识已经大大好于“水十条”刚发布的时候。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的下一步,将会更理性和更有耐心。管网问题、农村垃圾问题由此会受到更多的重视;将水体恢复视为生命体的生态观点,在未来也将会逐步受到关注;而轻资产的服务则会由此获得更大的空间;同时效果导向要求会更加突出,为技术创新提供广阔空间。

但是,前文所述的重资产A方阵,已经控制了那么多污水处理厂末端单元,如何在他们的业务发展中与这个趋势相结合,分割的规模集约能否走向要素集约和网络集约,又用何种商业模式来落地,政企责任是否能妥当分配,真正的厂网一体化如何在管理上彻底融通,这些都值得研究和探讨。

除此以外,大规模的和广泛提标的污水处理能力在越来越严格的监管下逐步释放,由此导致运营成本和环境排放(可以以碳排放为有效标尺)的降低将持续成为商机,这也是一种体现效率的生态化要求,中小技术企业(即C、D方阵)可以持续在这个方面发现生存空间,虽然迭代和竞争也可能是迅速和残酷的。

(二)无废城市开启固废行业生态化

垃圾焚烧领域与城市污水处理领域类似,目前市场格局基本固化,同样是头部效应明显,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行业集中度也和水务一样并不高,已处于后期的规模集约,在中国国情下其实也依然是碎片的。垃圾焚烧的黄金十年即将达到顶点,而无废城市、垃圾分类都刚刚开始在努力破解固废处理困局。简单而言,除了绿色制造,与环保有关的是提高工业源的固废循环利用的比例以及农业源的有机固废回归土壤的比例。前者是资源高效利用,后者则亟需破题,以阻止土壤生态质量的恶化。

1554687215889513.png

编辑: 程彩云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薛涛

目前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此前分别在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现任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执行院长,湖南大学兼职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硕士生校外导师,天津大学特聘讲师,并兼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E20联合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PPP双库的定向邀请专家,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注册专家(基础设施与PPP方向)、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库专家、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化学品和废物环境管理智库专家、中国环保产业研究院特聘专家、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环保产业政策与集聚区专业委员会委员。住建部指导《城乡建设》杂志编委、《环境卫生工程》杂志编委、财政部指导《政府采购与PPP评论》杂志编委,并担任上海城投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在PPP专业领域,薛涛现任清华PPP研究中心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PPP专委会秘书长、中国PPP咨询机构论坛第一届理事会副秘书长、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PPP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国合中心PPP专家库成员、中国青年创业导师、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智库成员、中国城投网特聘专家等。

20世纪90年代初期,薛涛在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负责世界银行在中国的市政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其后在该领域积累了十二年的环境领域PPP咨询及五年市场战略咨询经验,曾为美国通用电气等多家国内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对环境领域的投融资、产业发展和市场竞合格局有着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华大学环保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着力于环境产业与政策研究、PPP以及企业市场战略指导等方向。

作者新文章

作者热文排行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