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百亿环保产业蓝海走向何方?

时间:2012-09-07 16:06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赵恒

评论(

我国污水处理“重水轻泥”导致的城市污泥“二次污染”,正在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随之而来的“污泥围城”商机,也吸引众多业内人士跃跃欲试。在解除“污泥围城”的生态威胁的同时,是否真正如业内人士看好这块“香饽饽”一样,污泥处理处置产业化进程正蓄势待发?

建设规划先行 

形势更加严峻 偷排为哪般?

污泥处理处置是城镇污水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底,环保部下发《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污水处理厂新建、改建和扩建时,污泥处理设施应当与污水处理设施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投入运行。

尽管2010年以来涉及污泥处理的政策文件已经出台不少,但多集中在污泥处理技术指南等细节性政策上,决定行业整体发展方式的核心政策至今仍是空白。根据中国水网《2011中国污泥处理处置市场分析报告》显示,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城镇污水处理量343亿立方米,每年吐出的“脱水污泥”则接近2200万吨,其中80%污泥未得到处理。污泥处理的高成本,面临偷排利润高、违法成本低的状况,庞大利益关系和灰色的监管空间无疑暴露出污泥偷排的灰色产业链。

产业为何步履蹒跚

付费机制待确定  核心政策不清晰

按照4月出台的《“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各设施建设规划投资将近4300亿元,其中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投资347亿元。但相关业内人士指出,关键问题并不在投资数额,而是谁来支付347亿元。谁是污泥处理处置服务的甲方,谁是污泥处理处置服务的付费主体才是关键问题所在。

针对以上问题,多方观点相继浮出水面,有人认为应当使水价上涨,由社会来承担污泥处理的费用。更有折中的办法,建议污泥处置企业向地方政府争取“一事一议”的财政资金支持。

政府的决策,也影响着污泥产业发展最重要因素。尽管今年来涉及污泥处理的政策文件相继出台,但多集中在技术指南等细节性政策上,在目前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下,污泥处理产业的主管部门仍不明晰,责任散落在环保部、农业部、住建部等部门,这也导致决定行业整体发展方式的核心政策仍是空白。

污泥处理企业的商业模式和产业链也存在诸多问题。中国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长期混同处理,所有污泥都含有重金属而难以用于堆肥。这导致一些已经建成的污泥处理项目,采用了国外昂贵的技术设备,处理之后的“干净”污泥却无处可去,这些处理的“有机肥”被农业部禁止进入农田,只能用作绿化土、填埋土、路基土等,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此外,现有的厌氧消化、好氧发酵、焚烧等技术路线都存在各自的明显利弊,并不存在一种处理成本又低、速度又快、占地面积还小,在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方面都具有优势的污泥处理技术。“因泥制宜”治理思路备受业内人士推崇,污泥处置方式需要综合考虑污泥泥质特征、地理位置、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从而因地制宜地确定污泥处置方式。

关注更多污泥市场政策形势内容,敬请期待“2012(第四届)上海水业热点论坛”。

编辑:朱丽娜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