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共同发布《关于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到“十二五”末,不同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资源平均征收标准分别达到0.1元至0.6元/立方米和0.2元/立方米,相比目前的标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多位业内专家向中国水网表示,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的提高,在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大节水力度的同时,也将最终影响终端水价,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供水成本。加上原水污染、水价难调等诸多痼疾,供水企业的发展之路遭遇重重障碍,如何突破重围也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
日前,由中国供水服务联盟发起组织的“供水行业商业模式创新研讨会”上,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总编傅涛分析,供水行业面临诸多困惑:成本攀升,水价锁死难撼动;供水表面看属于市场环节,但实际却被严格监管;供水投资属于市场范畴,但调价却具公共属性;供水企业承担着本由政府肩负的民生责任等。
面对困惑,在做好供水公共服务的基础上,积极突破主业、开拓增值服务成为与会者的共同心声,珠海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东义介绍,公司以打造产业集团为目标,从原水、自来水、污水、垃圾水务投资、产业链运营等多个领域着手,积极开拓增至服务范围,探寻企业发展新模式。2011年以区域供水企业之姿挺入资本市场的江南水务在拓展增值服务角度也颇为重视,总经理沙建新表示,通过介入二次供水、特种垃圾处理等新领域,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前进空间。
“如果说做好主业是供水服务的根本,那么发展增值服务就是水务集团的出路所在”,傅涛表示,在原水处理服务介入门槛高、污水处理服务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拓展二次供水市场、探寻优质优价分质供水等其他服务或将成为供水企业的又一个新话题。上海济邦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燎在接受中国水网采访时也曾坦言,水价问题制约行业发展,不同的服务质量需要使用者支付不同的代价。水价问题应该与水质等相应服务标准有所对应,低质低价、高质高价。
长期以来,市政公共服务的市场化一直受到质疑,受国际水务服务体制多元化的影响,中国水业服务是否引入市场机制,推行市场化一直存在争议,致使商业模式难以清晰划定,公共服务合同稳定性也有待进一步提高。这无疑给供水企业的发展带来影响,如何提供高效优质的供水服务,如何在基础服务平台上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4月12-13日举行的“2013(第十一届)水业战略论坛”上,各家供水企业将齐聚一堂,凝结集体智慧,探讨供水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之路。
编辑:成杨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