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阮国岭:技术创新 助国产海水淡化技术“走出去”

时间:2013-06-29 17:38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李晓佳 朱丽娜

评论(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匮乏,海水淡化将成为未来海岛淡水资源开发的首选,成为沿海地区解决供水不足的重要途径之一,海水淡化技术创新也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6月29日,“2013(第七届)环境技术论坛” 之“市政污水与新水源深度论坛”上,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总工阮国岭,为与会人员分享了“海水淡化自主创新技术案例”及相关经验。

阮国岭介绍“海水淡化自主创新技术案例”

政策迟迟不出真招 制约技术创新

“目前,成本、资金投入以及技术创新是影响我国海水淡化市场的三大因素,同时,这三个因素很大程度上都受到政策的影响”,阮国岭如是说。

成本方面,由于淡化技术的复杂性,成本要高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利用成本。阮国岭表示,在全球范围内,弥补价差有两种手段,一种是提高水价,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第二种是财政补贴,全球的多数国家都选择了后一种方法。我国到目前为止仍致力于推进海水淡化的“市场化”,始终不见市场准入和水价补贴的真招,严重制约了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资金投入方面,社会资金的投入始终追逐的是“有利可图”,而由于目前我国海水淡化项目产能闲置的问题较为严重,淡化水得不到充分利用,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更是天方夜谭。因此在面临水资源总体不足、水污染严重、半数城市地下水不达标的情况下,“政府不能再羞羞答答了,应该在海水淡化方面加大作为”,阮国岭强调,淡化水作为战略储备水源,能够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及提高水质,国家应将其放到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自主创新技术 稳步发展

“关于热法海水淡化技术,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关注的是关键技术的研发和集成”,阮国岭介绍说。目前研究所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以下成果:掌握了水平管降膜蒸发的传热规律;开发出宽带TVC(蒸汽热力压缩器),为TVC国产化提供了技术保障;自主开发了性能与国外相当的SI阻垢剂,成本仅为其30%-50%;掌握了喷嘴机器阵列优化技术;开发了捕沬效率高、压降小、易安装的汽液分离装置;用总线网络集成技术解决控制系统兼容性,保证了工艺过程调控能力;初步确立了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标准体系。

阮国岭指出,研究所致力于推动国产化成套技术“走出去”,以自主创新技术为依托,大力支持国内公司与国际公司同台竞技。目前,研究所中标了印尼3个海水淡化工程及6套MED装置,合同总额达2.6亿元,实现了国产MED技术走出国门。研究所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及技术积累,经模拟计算及实际工况试验验证,确定海水淡化系统的传热系数、喷淋密度、TVC引射系数等关键技术参数,形成了集多效、闪蒸、TVC技术优势为一体的整体工艺方案,技术指标与国际知名公司相当,满足业主要求。

近年来,研究所依托“国家海洋局海洋工艺行业专项”展开了多项海岛海水淡化工程建设,如:永兴岛100m3/d海水淡化示范工程、琛航岛50m3/d海水淡化示范工程、东瑁洲岛100m3/d海水淡化示范工程、灵山岛300m3/d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大管岛5m3/d海水淡化示范工程、东门屿10m3/d风能海水淡化示范工程、诏安湾10m3/d风能海水淡化示范工程等。其中,灵山岛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基本全部采用国内技术及设备。

最后,阮国岭从发展战略出发,展望了研究所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前景:首先,研究所希望与国内外企业合作,推广低温多效蒸馏和反渗透两种成熟技术。其次,升级两种传统技术,包括将MVC升级成多级多效压汽蒸馏,用于处理含油废水并实现“零排放”,另外,将 MED的造水比翻一番;第三,研发两种新型技术,即膜蒸馏技术和利用频繁倒极电渗析、梯级反渗透生产饱和盐水的技术。第四,探索CDI和新一代RO膜技术。

 

 

编辑:李晓佳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