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揭开解决广东“污泥围城”的秘密

时间:2015-11-24 09:28

来源: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评论(

由广东省环境保护厅主办、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承办、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支持的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交流会11月18日下午在广州隆重召开。广东省环境保护厅环境监测与科技标准处处长林文、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固废与重金属管理处调研员徐小华、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技术部副主任刘媛、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委员专家贾立敏教授等嘉宾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规模空前盛大,我省各地市环境保护局、省内外从事污泥处理处置相关领域的高校、水务集团、污水处理厂、污泥技术研发机构、工业企业等200多家单位4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区岳州主持。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林文处长在会上对广东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工作提出了几点意见:一是要高度重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管理工作;二是要逐步完善相关标准技术规范;三是要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她强调在环保治理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要积极推广先进实用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鼓励省内环保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在污泥处理处置领域研发出具有核心竞争力、自主知识产权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同时,省环保厅大力支持污泥重点实验室建设和推广成熟实用的污泥处理处置示范工程。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固废与重金属管理处调研员徐小华从政策的角度介绍了我国近年来污泥处理处置领域的发展情况,简述了我省近年来污泥管理工作的要点。他指出,近年来,我省污泥管理有如下工作要点:一是不断完善法规和制度,为规范污泥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二是制定和实施规划,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能力大幅提升;三是强化属地管理,切实加强污泥监管力度。面对我省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滞后及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水平整体不高等问题,提出下一步,我省应加强部门协作,配合住建部门,进一步加强指导和规范各地污泥环境监管工作。要加强污泥处理处置工作考核,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共同推进行业发展。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委员专家贾立敏教授在会上对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政策进行解析,认为我国污泥处理处置领域的政策明晰,技术路线明确,标准规范也基本健全,但仍存在不少政策瓶颈,如国家职能部门和技术届的集体缺位和失职、标准缺乏可操作性、出现政策误读情况等。针对污泥处理处置市场仍然缺乏技术的难题,贾立敏教授提出了污泥处理处置的几种基本技术路线,包括沼气能源回收和土地利用为主的厌氧消化技术路线、土地利用为主的好氧发酵技术路线、污泥干化-焚烧技术路线、建材利用为主的污泥高干脱水处理技术路线。

会议还邀请了国内外从事污泥处理处置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技术、设备拥有单位为参会代表介绍了他们技术、设备产品的情况,为参会者推介当前先进实用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作为会议的承办单位,我会在会场外设立在多个展位,图文并茂展示我省更多优秀实用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设备。会议交流的技术如下:

东莞源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国第一家将HCR水力空化污泥减量技术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企业,其研发的技术开创了“污泥源头减量减容化+资源化利用”相结合的一条龙式污泥处理处置的全新技术路线。

深圳市环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主创新研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RRS®亚临界热水解(蒸汽热解)技术,该技术是针对污泥资源化处理的新一代热水解技术。

广东绿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经多年的研究,提出了以“防释磷重力浓缩+脱水干化+掺烧产能杜绝二次污染”的思路研发出污泥高效干化成套设备,该技术获得2015年度广东省应用型科技研发-节能环保领域专项资金资助。

中山大学孙连鹏教授的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建立了具有污泥源减量特性的MOSA新工艺,可实现污泥源头减量25%以上,适用于不同工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新建或改造。

与传统的污泥处理技术、碳化技术相比,由广东金泥华牛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太阳能热解碳化技术则具备技术和经济优势,能够保证污泥处理彻底无害化。同时,由该公司研发的常温常态氧化破膜污泥深度脱水技术也为污泥处理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有了更深的推进。

珠海市德莱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通过对市政污泥进行改性,再经过专业装备及蒸馏装置处理后,能对污泥进行很好的资源化利用。

广东茵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干馏法(炭化)处理污泥新技术,对生化污泥、印染污泥进行综合处理,是污泥处理无害化、减量化与资源再利用的新途径。

佛山市金凯地过滤设备有限公司依托多所高校资源,历经十余年成功研发出智能全自动高压压榨机,该设备有如下优势:智能全自动、高压低能耗、高效高干度、暗流无污染、洗布不用水、适用领域宽。

由挪威GEA集团研发的卧螺离心机主要用于市政和工业领域的污泥处理,对污泥浓缩和污泥脱水有显著效果。



编辑:曲宏斌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