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控水务、E20壹号基金入股金科水务
7月8日,北控水务集团与E20壹号基金战略入股金科水务签约仪式在北京市望京科技园举行。北控水务为中国水务领域的龙头企业,E20环境平台为环境产业纵深服务的生态平台,此次战略入股将为金科水务注入更多的能量。
新型复合材料清除持久性水污染物
如何根除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是目前水污染治理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近日,合肥工业大学成功制备出一种新型硼氮改性铁包覆碳纳米管磁性复合材料催化剂,利用新型催化氧化反应体系生成的高活性自由基基团,可高效去除有机污染物。
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同时可远距离传输,随着食物链在动物和人体中累积,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以及干扰内分泌系统等危害。目前采用的混凝、沉淀、生物氧化等水处理工艺和活性炭吸附、臭氧-活性炭联用、膜处理等深度净化技术,均无法根除此类污染物。
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副教授姚运金及其课题组,创新性地构建了新型类芬顿催化氧化反应体系,以三聚氰胺等常见廉价试剂为原料制备的新型硼氮改性的铁包覆碳纳米管磁性复合材料,对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呈现出显著的去除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芬顿反应体系相比,这一新型材料使污染物分解速度提高了10至100倍。
甲烷气体转化为生物塑料
20世纪以来,温室效应及全球变暖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存环境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甲烷的温室效应为二氧化碳的 20倍。农场、污水厂、填埋场等地为甲烷的主要排放地。然而在自然界,植物和微生物却能利用温室气体合成有用物质,比如红树林利用二氧化碳、珊瑚礁利用甲烷。
受自然界的启发,美国的Newlight公司开发了一种碳合成专利技术,利用甲烷气体和空气合成“AirCarbon”塑料。该塑料大约由40%(质量百分数)的氧和60%(质量百分数)的碳、氢组成。该技术囊获2016年“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的“绿色化学品设计奖”和“气候变化奖”两项奖项。在价格上,AriCarbon 已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胜过那些商品级的石油基热塑性塑料,例如聚乙烯和聚丙烯等。
Newlight公司主要从农场、污水处理厂、填埋场和能源厂等地集中收集甲烷温室气体。甲烷气体被收集后送入塑料聚合系统,和空气混合。在Newlight新型生物催化剂的作用下,甲烷与空气进行反应,碳、氢、氧原子重新排列组成一个名为“AirCarbon”的长链热塑性材料。合成后,将AirCarbon从反应系统中取出加工成小颗粒,用于制作各种不同形状的塑料,包括家具、书包、手机壳、瓶盖等。
用于污水处理的节能过滤器
7月8日获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一种新型纳米过滤器,可将污水处理过程所需能源消耗量降低5倍。通常情况下,污水处理过程中,超滤(UF)膜过滤之前,需要使用反渗透(RO)膜。反渗透需要高水压,意味着大量的能源消耗。
南洋理工大学环境和水资源研究所花费了两年时间开发的专利技术——纳米过滤中空纤维膜在超滤和反渗透中都可以应用,能够将这两个过程结合。它只需要2bar的水压(相当于家用压力锅的压力)就能过滤掉相同类型的污染物。它产生的水几乎与通过反渗透过程的水一样纯净。目前,该技术正由南洋理工大学的衍生公司De.Mem进行商业化运作。De.Mem在越南和新加坡拥有12家污水处理厂,该企业将在新加坡建设一个试点生产厂制造这种新型膜。
纺织用生物酶制剂及处理工艺
传统纺织行业染前处理工艺流程包括烧毛、退浆、精炼、漂白和丝光5个步骤。这一过程中,必须用大量的烧碱和助剂等化学制剂,耗费大量的水和能源。针对这一现状,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与天津天纺集团、河北纺联物资供销有限公司合作攻关,历经三年,研发出性质优良的纺织用生物酶制剂及生产工艺。并在河北宁纺集团成功完成10万米布的生物酶法前处理工艺应用示范和推广。
新研发的复合酶制剂,可以将传统工艺中的退浆和精炼合并成一步完成,降低蒸汽能耗、省去碱性废水处理成本、减少多种化学助剂用量,从而提高纺织行业的经济效益。实践证明,与传统碱法工艺相比,用酶法前处理工艺生产12000米纯棉棉布和11000米芳纶热波卡布,成本可分别降低30%和70%。新型生物复合酶制剂还具有处理条件温和的特点,对棉纤维几乎没有损伤,还能提高产品品质。
ST-厌氧水解填料
桑德国际工业水环境事业部技术中心最近研发了ST-厌氧水解填料。填料采用德国编成组织技术,以PP棉为衬底,涤纶丝为骨架,碳纤维为核心装配而成。可提供微电解环境,使难降解有毒物质在填料表面分段降解,提高厌氧工艺的整体效率。可作为水质复杂工业污水厂整改的解决方案,亦适用于各类污水厂的提标改造。
迪拜拟发展地热海水淡化技术
7月26日获悉,迪拜水电局正在征集利用地热能进行海水淡化的技术方案。此举不仅与迪拜到2050年实现75%以上的清洁能源供电目标相吻合,而且“在成本竞争力上也可与其他传统方法如反渗透法等相匹敌。”马斯达尔学院副院长Steve Griffiths表示。Steve还表示,“虽然有一些难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但利用地热能实现海水淡化的想法绝对不是天方夜谭。它完全可以作为一套独立的海水淡化系统来运行。”此前相关报道指出,迪拜正致力于开发光伏电站来为海水淡化设施供电。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