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环保的风生水起不言而喻,环保政策的颁布一浪高过一浪,各个细分市场的崛起一波接着一波,环保产业“备受追捧”。看着千亿、万亿级崛起的市场,繁花似锦,进或者不进,它都在那里,或许还在不断膨胀,搅动着万千人的心和力。本文对近来比较热的危废、环卫、餐厨、村镇污水、存量垃圾治理等7个细分市场做了简单盘点。
1. 危废治理
近几年,在两高司法解释及新环保法的颁布的催化下,一方面,法规日趋健全、环境犯罪执法加严与环境标准的提高,促使危废处理量价齐升,市场需求释放剧烈;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危废处理行业未知市场空间巨大。根据E20环境平台国际发展部负责人潘功博士在“2017固废热点系列论坛——首届危废论坛”上的分析显示,据官方数据估算,2015年我国工业危废产生量为4220万吨。从处理量来看,目前我国核准经营规模为5263万吨,许可证数量2000余份,但实际经营规模仅1536万吨,有效处理能力仅达15%左右。而在已申报的危废中,尚有超过60%得不到妥善处置,实际处理能力缺口很大。基于以上种种数据与现实的交织,业内预计“十三五”期间危废市场空间可达2000亿。
而众所周知的是,我国的危废行业存在技术、管理、资质、人才等多重壁垒。根据E20研究院发布的《危险废物处置市场分析报告》指出,未来危废行业势必迎来集中度的大幅提升,并购整合将成主流。这一判断,在已过大半的2017年印证得尤为明显。根据中国固废网不完全统计,2014年至2016年间,危废交易规模达69.54亿元, 2017年危废行业发起并购行为16起,累积交易金额28.83亿元。
这些并购方,一方面通过内生扩张,快速抢占区域市场,以东江环保为例,据不完全统计,2014-2015年期间,东江环保还先后收购克拉玛依沃森环保、江西康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天银循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珠海市斗门区永兴盛环保工业废弃物回收综合处理有限公司、衡水睿韬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潍坊蓝海环境保护等公司的股权,巩固珠三角危废市场,开拓新疆、江西、湖北、河北及山东等地区域市场。也有通过跨界并购、海外并购等方式,强势介入危废业务的企业,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已有15家上市公司先后跨界布局该领域。未来,利用并购等抢占危废市场的战火,将越烧欲烈,行业二次整合重构或将到来。
相关详情可参见:
“十三五”危废处置市场空间超2000亿,行业集中度提升是趋势
2. 大环卫
2016年以来,环卫市场化因其轻资产特征、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及保障城市基本功能而现金流稳定,不断受到资本市场追捧,呈现出一片火热的景象。
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E20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发改委财政部PPP双库定向邀请专家薛涛表示,今年的环卫市场大火,是环卫市场化全面启动的元年,“一个县里可能就有一个‘王侯’。”薛涛说,“根据E20数据中心近期的统计数据,目前全国共有近五千家企业参与环卫,有一定规模的环卫企业大约有140家左右。”今年的1月到7月,环卫市场每一个月都会有PPP项目推出,项目个数每个月约6-12个,总金额的合计大概在五亿左右。政府购买服务的数量还要更多,项目数量大约是这个数据的九倍。
而在PPP模式的推动下,环卫市场正在进入快速增长期。根据E20研究院的测算,到2020年,会有2000亿元的环卫市场化空间,包括县城清运41亿元、城市清运230亿元、水域保洁356亿元等。另一方面,根据E20研究院不完全统计,目前环卫市场化服务比例已达30%,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其中,环卫市场化项目投资体量增大、合作期加长,从政府3年以内购买服务向10年以上PPP转变,PPP模式催化下,环卫市场化特征较为明显。
而根据侨银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高婧宇则表示,在环卫市场化层面,过去往往聚焦于大中城市,而目前环卫市场逐步向二、三线城市扩展,甚至到一些区县、镇;其次,运营模式发生改变,过去环卫一般是传统的服务外包,现在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去综合考虑一个地区的整体服务水平提升,有利于更好地投资和运营。火爆的大环卫市场化的到来,也面临这一些阵痛,高婧宇表示,目前环卫市场存在无序竞争、考核不合理、低价竞争等不规范的现象。
相关详情可参见:
编辑:刘影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