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保管理趋紧、环保标准趋严、环保设施稳定运营越来越被看重的形势下,环保的技术时代来了。而在环保的技术时代,环境企业,尤其是环境技术企业又该如何破局?如何创新?在3月23日的“2019(第十七届)水业战略论坛”上,深圳市清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淑杰与与会嘉宾分享了清研环境的技术创新经验,介绍了清研环境在创新与用户选择上所坚守的以客户进步为根本导向的理念。
刘淑杰
报告一开始,刘淑杰引导大家做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思考,那就是:创新为何如此之难,成功为何难以为继?为什么那么多的技术创新型企业都轰轰烈烈的开始,又热热闹闹的死亡?
刘淑杰讲道:“我跟很多人做过交流,发现大多数人都给了一些比较消极的看法,他们认为我们国家不具备创新的环境,低价、低质、抄袭、盗版、山寨、技术红海论等盛行,仿佛我们永远也走不出技术创新几不可能之黑三角。最近,我看了一本书——《与运气竞争》,该书的作者提出的一些新想法,他提醒我们重新思考一个问题:客户是想买一个1/4英寸的钻头,还是想要一个1/4英寸的洞?提醒我们重新思考创新的初心是什么?客户购买我们的产品和服务的本质原因又是什么?作者认为,一个成功的创新是用更进步的方案解决当下甚至未来一段时间内急于解决而没有被满意解决的问题;而客户购买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也不是仅仅购买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本身,而是利用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去完成在一定背景下急于完成而没有被满意完成的任务。我觉得这个观点非常棒,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体会来与大家分享这个观点的奇妙之处。”
接下来,刘淑杰通过RPIR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服务过程为例来推演了清研环境是如何以推动客户进步为导向,不断打造满意客户体验,并最终将用更进步的方案帮助客户完成任务与企业内部流程高度契合的创新之路。
挖掘任务:寻求客户在特定背景下想要的进步
成功的创新一定是满足了客户在特定背景下想要取得的进步,而客户想要取得的进步可能不仅仅包括功能,还包括一些社会和情感的因素,而且有时候社会和情感因素占比可能还会更高一些。
刘淑杰表示:“如果我们将水环境治理定义为一项紧急而没有被满意完成的任务,特别是要“用最少的时间、最低的投资、最小的占地、最省的药耗和能耗”达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是一项紧急而没有被满意完成的目标任务的话,我们就思考:这项任务着急吗?这项任务严重吗?这项任务到了非得采取行动不行了吗?我们的业主愿意为完成这个任务付费吗?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这就值得去针对这个目标去做一些创新的工作。”
接下来,他们要思考的是,客户为完成这项任务想要的进步是什么呢?通过分析清研环境得出客户想要的进步是:想要更快速,更集成,更优质,更便捷,更生态。于是他们就有了明确的目标指向,那就是开发出低成本,高效率,简管理,优出水,少占地,短工期的新工艺,他们把这些目标作为任务视点,把这些任务视点连成一张蓝图,将任务包含的特征以及复杂性转化成一份可以实践的研究指南,经过不断的设计、开发和呈现就有了具有这个目标指向的RPIR快速生化污水处理模块。
由于完全按照客户需要的进步而设计开发,RPIR快速生化污水处理模块这个创新的产品具有非常明确的产品履历,包括:1、将曝气池与二沉池合二为一,形成环流生物反应与沉淀一体式的高效生化反应器,不需要污泥回流,缩短了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2、RPIR的核心装备是RPIR标准模块,它耦合了化工的气升环流技术与沉淀分离技术,具有独特的结构形式,是一种拼装式组合模块,安装方便,免维护,寿命长;3、RPIR工艺具有“投资省、占地少、运行成本低、建设期短、管理简单、出水水质优良”的特点;4、RPIR适合于各种可生化污废水的处理,特别适合于高标准应急污水处理和市政污水处理,可用于新建、提标或扩容。这些特点全是围绕客户想要的进步而设计,那么客户也便清晰的知道选择RPIR快速生化污水处理技术的理由是什么,那就是工期短,占地少,成本低,管理简单,出水优。
最后,他们围绕着这些核心价值去选择属于他们的用户,用户也明白他们提供的价值是什么,不断的经营这个价值,就会产生多次重复购买他们产品和服务去完成一系列的任务,也就形成了他们一系列的案例。刘淑杰说:“我想一定是由于RPIR为能够为我们的客户在解决水环境治理这项任务时提供了更进步的解决方案,才有了RPIR快速生化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的脱颖而出。”目前,应用RPIR快速生化污水处理的工艺已经接近100万吨/天。
但是,创新之路没有鲜花和掌声,刘淑杰说:“创新的产品和服务,仅仅具备了某项功能的创新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有时候社会和情感的因素显得更加重要,包括现存的习惯,新方法带来的焦虑感和旧方法既得利益圈层都会让用户产生极大的抗拒力量。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必须要让新方法的拉力大过于旧习惯和对新方法的焦虑感加在一起的抗拒力才有一线生机,必须用生态共赢来打破原有的利益圈的排挤才能取得进一步的成功。这取决于痛点够不够痛,任务够不够重,是否必须采取行动,旧方案是否足够落后,新方案是否足够进步,以及推广模式是否够共赢。”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