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日,内蒙古和深圳分别通报了无外出、无接触史的社区传播确诊案例,特别是内蒙的病例显示,新增病例居住在确诊病例楼上。中国建设科技集团所属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专家通过长期住宅排水系统卫生安全性能研究,认为这些病例的出现让一直担心的新型冠状病毒有可能通过家中排水系统传播的问题浮出水面。
1.排水系统可能成为病毒传播的渠道
尽管我们对2019-nCoV的很多特性尚不清晰,但由于它和SARS冠状病毒具有一定的同源性,且目前已在确诊患者粪便中检测出2019-nCoV核酸(新型冠状病毒)阳性,钟南山院士表示,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有可能通过粪口传播。在此专家提醒,排水系统的疾病传播隐患一直存在,粪便传播冠状病毒之前有过先例,就是2003年SARS时香港淘大花园事件。“淘大花园是香港的一个普通小区,仅1位源头病人引发了321人被感染,而其中只有4%的患者曾接触其他SARS病人。世界卫生组织证实其原因为“地漏和坐便器水封被抽干”。
当时调查报告节选如下:
‘根据香港当局与淘大花园居民的面谈,涉及厕所内散发臭味的投诉十分普遍,显示接驳一些单位的U形聚水器可能未有发挥其应有功用。由于水厕、洗手盆、浴缸是常用的,所以与其相连的U形聚水器大部分时间应是有贮水的,并应能发挥隔气功用。不过,由于大部分住户清洁浴室地面时,惯性以拖把抹地而不是用水冲洗,所以大部分连接地台排水口的U形聚水器很可能因干涸而未能发挥隔气作用。事实上,香港当局曾在E座一个单位内进行测试,发现当浴室的抽气扇启动后,空气会从污水管经地台排水口倒流进入浴室。我们推测气流可能把存于污水管内的带病毒液滴散发至浴室内,而浴室的抽气扇亦可能把这些液滴排放至分隔相邻单位的天井,最后带病毒的滴液通过窗户进入其他单位。
近期的研究显示,很多“非典”病人的粪便都含冠状病毒,而这种病毒在粪便的存活时间,相比附在物品表面的更为长久。在淘大花园爆发的“非典”事件中,多至三分之二的病人都有肚泻,导致大量病毒排放至E座的污水渠。
▲ 世卫组织报告配图
2. 水封是保障室内环境不被排水系统内有害物质侵害的最后屏障
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曾在北京、上海等五个城市的高层住宅做过调查,发现排水系统返臭气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臭气”中所含有的气态污染物大多属于“三致”污染物(致癌、致畸、致突变),“臭气”中所含有的非气态污染物也会威胁居民身体健康,如细菌、病毒以及其他微小颗粒物等,若人体误食或误吸则很可能引发腹泻、食物中毒、肺炎等多种疾病。立管内的温度常在24 ℃和30 ℃之间,相对湿度在95%和100%之间,在不变的温暖、潮湿环境下,排水系统是理想的有害病原体传播空间。水封是每一个排水器具(便器、浴缸、洗衣机、洗涤池、洗手盆、地漏、拖布池)与排水系统连接时,用来抵抗排水管内气压变化,防止排水管道系统中气体窜入室内的一定高度的水柱,通常用存水弯(S型、P型)来实现。
造成水封损失的原因多种多样,2003年SARS之后,国内外学者都将研究方向聚焦于如何提高排水系统中水封的保持能力之上。国内外对建筑存水弯的要求为水封高度保持在50-100mm,以保证蒸发等静态损失,以及因为排水系统内压力波动引起的自虹吸、诱导虹吸等产生的水封损失。
▲ 臭气、细菌、病毒通过排水系统的传播
3. 切断病毒通过排水系统传播的路径
为了杜绝病毒通过排水系统进行传播,我们可以对家中的排水系统做如下检查:
逐一排查确认排水器具是否有水封
■ 查排水管。洗手盆(台面)下部排水管、卫生间便器排水管、洗衣机排水管、洗涤池排水管、拖布池排水管等水封状况,避免错接和漏接存水弯、排水接口不密封的问题。如遇没有水封或水封不完整的、排水管道漏水的,应尽快更换带有完整水封的排水管,及时修理漏水部位;缺乏维修条件时,应在不使用时将排水器具排水口封闭。
■ 查地漏。目前普遍存在地漏水封高度不够或采用机械密封的方式,建议在不使用地漏时将其排水口封闭。
■ 查有浴缸的卫生间。检查确认浴缸排水水封,如果长期不用或不能确认水封高度时,建议将其排水口封闭。
如发现反味,应立即排查原因。“排水口临时封闭方法可采用不漏水的塑料袋装水,堵住排水口;长期封闭的方法可采用用塑料布、胶带等完全覆盖封严。
保持水封有效
■ 每天注水保持地漏水封完好。水封深度达到50mm的地漏每日注水不少于2次,每次注水不少于350ml;水封深度未达到50mm的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地漏,视情况增加注水次数,保证地漏不干涸,或采用临时封闭措施。用于淋浴排水的地漏应及时清理毛发,减少水封损失。
■ 坐便器每次冲水后若没有尾流把底盘中的水封充满,应更换水箱中的配件,增加此功能,或每次冲水后人工加水;使用频率较低的坐便器应注意每天检查、加水,保持水封有效。
编辑:王媛媛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