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项目案例】首创股份〡仓山龙津阳岐水系综合治理及运营维护PPP项目

时间:2020-09-01 09:12

来源:中国水网

评论(

  项目基本信息

  推荐单位:首创生态环境(福州)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仓山龙津阳岐水系综合治理及运营维护PPP项目

  项目所在地: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

  参与环节:投资建设运营

image.png

  项目详情

  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福州市仓山区辖区内,包括2个流域片区13条河道的水系综合治理工作,分别是①龙津阳岐区域包括:阳岐河、跃进河、龙津流域(包括半洋亭河、龙津河、龙津一支河、龙津跃进连通河、跃进支河及港头河);②白湖亭区域包括:马洲支河、吴山河、竹榄河、白湖亭河及马洲河。13条河道连接8条主要城中村排污沟,共1400多个排口,旱季入河污水总量5.60万m3/d,河底淤泥总量约61万m3,13条河道沿河需拆除违章建筑52万m2,总垃圾量约13万m3。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河道内、外源污染控制、行洪能力的保持和提升、驳岸新建及改造、景观绿化、水体生态系统基础的构建和恢复以及长期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等。新建调蓄系统14个(含管道调蓄),其中调蓄池12座,管道调蓄2处,总调蓄容积 3.98万m3;新建一体化物化处理站(快速混凝沉淀)12套(初雨处理),总处理规模32500m3/d。

  项目示范意义

  在国家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住建部联合举办的2018年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竞争性评审中,福州成为20个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之一。部委专家认为,福州市在全力推进城区水系综合治理过程中,积极创新治水理念,治理措施科学系统管用,推进力度到点到位,充分展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治水决心和成效。

  技术工艺/装备名称

  一体化泵闸;

  截污、调蓄系统。/截流井、调蓄池等。

  工艺/装备原理

  将闸门和泵站合二为一, 既利用闸门实现挡水和防止外河倒灌,也利用泵站将低处的水抽到高处实现强排。

  通过沿河沿湖铺设污水截流管线,设置截流井(按截流井设置的位置可分为:末端截流和沿途截流两种形式。末端截流是将沿河分散的雨水排放口整合,将邻近分散的雨水排放口通过截污管串联起来,适当放大截污管,减少排放口数量。沿途截流则是每个排放口均设置 1 座截流井。),并合理设置提升(输运)泵房,将污水截流并纳入城市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调蓄池调蓄的对象是截流系统无法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线的溢流污染。调蓄池建成运行后,可达到控制雨天溢流频次的效果,保证河道水环境质量。

  工艺/装备特点

  1.创性地通过补水将动力系统引入河道,增强河水流动性;通过先进的监测和远程管理系统,可以将数据上传到云端,实现无人值守;根据动态水位数据,泵闸自动实现闸门启闭和泵站启停,在干旱和洪涝季自动调节水位;通过中央控制,实现多条河流联排联调,提高水系调度的工作效率;泵闸系统高度集成化,占地面积仅为传统泵站的2/3,同时施工过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也降至最低。2.截流井功能:1)收集旱流污水及初期雨水;2)阻隔河水,防止倒灌进入截污管道;3)确保暴雨期间排涝顺畅。本项目所用到的主要设备有:电动闸门、液动旋转闸、渠道闸等。一体化泵站主要作用是将污水收集至各系统末端提升至市政污水管网。具有体积小、效率高、智能化等特点。与传统泵站相比土建工程量少、制造安装周期短、安装方便、质量可靠,是传统混凝土污水提升泵站的替代品;调蓄池的设置目的是提高合流制系统的截流倍数、控制分流制的初期雨水,提升截流效果,减少溢流次数。调蓄的对象是截流系统无法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线的溢流污染。调蓄池建成运行后,可达到控制雨天溢流频次的效果,保证河道水环境质量。

  工艺/装备流程图

image.png

  一体化泵闸

image.png

  截污、调蓄系统流程图

  项目亮点

  1

  实施效果

  本次治理主要在采用截污纳管、初雨调蓄及就地处理等技术手段达到控源截污,实现入河污染的源头治理;针对已入河污染物质采用垃圾清运和清淤疏浚措施实现内源污染治理;由于原河道生态系统已遭破坏,本次治理还采用生态修复技术,重建内河生态系统,利用生态系统的自净作用结合后期的长效管理,保证内河水体的长效久清;景观建设为本水系治理的创新点,结合内河周边景观,因地制宜在内河沿岸进行景观绿化、串珠公园建设,局部有条件的河段还配备有健身器械、儿童游乐设施等,力求打造成兼具景观长廊、运动活动场地、生态活动场地、休闲平台等为一体的水系治理精品,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内河景观。同时本项目定制研发了比智慧水务更广运用领域的智慧水环境管控平台。涵盖黑臭水体的水质、水文、水利、污染源、环境因素(市政管网、工程设备及设施)等监控与数据采集,为河道监控、管理、服务提供数据支持,平台实现了全数据的集中化,全业务的智能化,全部门的协调化。拥有包括基础支撑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河道资源管理系统、泵闸远程监控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应急指挥系统等系统应用,保证了黑臭水体治理的长治久清。2020 年底内全面完工,全区域达到地表 V 类水质标准以上。

  2

  社会效益

  通过控源截污、垃圾清运和清淤疏浚等技术手段使河道从原先黑臭河道变为不黑不臭的河道,并结合内河周边景观,因地制宜在内河沿岸进行景观绿化、串珠公园建设,设置健身器材、“母鸡带小鸡”式桌凳让人停下来,留下来,在健身行走的途中有一些停留和活动的空间。做到沿路边林荫不断、沿河边垂柳不断、有花有香有果的要求,给群众打造了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内河景观。

  3

  生态效益

  消除水体黑臭,恢复河道自然净化功能、丰富河流生态,通过初期的曝气设备,提供水体溶氧度;培养生态基,投放底栖动物等水生动物,构建完整的水生植物系统、水生动物系统。创建健康的河道生态系统、有条件河段打造沿河绿色生态廊道。

编辑:徐冰冰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