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城乡供水一体化主题研讨会为什么选择在枞阳举办?

时间:2020-10-24 09:47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王馨

评论(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一直是供水行业关注的热点话题。近几年,全国多个省市都出台了相关政策,强调在城乡一体化工作中,鼓励成立县级或区域供水公司,来承担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统一经营管理工作。

  去年,安徽省出台的《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就明确提出,未来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要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同时强调,安徽省将发挥财政投入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的主渠道作用,对受自然环境、工程特性、农民承受能力等条件限制运行困难的供水工程予以财政扶持,实现供水工程良性运行。稳抓落实农村安全饮水保障工作,一直是安徽省一项相当重要的工作和任务。《指导意见》的发布,旨在建立城乡统筹、设施完备的供水工程体系,农村居民也将逐渐全部用上优质自来水。

  在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实行“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大趋势下,10月29日,一场以“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主题的研讨会,就选择了在县一级的城市——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举办。该研讨会试图通过政府主管部门、行业专家、水务企业、行业研究机构、咨询机构等多方视角,共同探索农村供水难题的破解之道,力争在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中取得更亮眼的成绩。

1603504304323479.png

  之所以选择在枞阳县举办本次研讨会,不仅是因为安徽省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重视。也由于枞阳这座城市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地自然资源,并且在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中也进行了很成功的实践与探索。

  英杰辈出的千年古县,潜力可期的资源大县

  枞阳历史悠久,远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凭着生存的本能,选择在枞阳定居生活。西周时,枞阳称“宗子国”,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县,名曰“枞阳”。汉武帝南巡至枞阳射蛟于江中,曾作《盛唐枞阳之歌》。距今,枞阳已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三千多年的建城史、两千多年的建县史,是安徽省文化大县之一。

  在悠久的皖江文化长河中,枞阳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特有文化。枞阳人自古就有崇文尚武的传统,枞阳是黄梅戏发源传承重要县份、知名武术之乡,著名的“桐城文派”的发源地。桐城文派是清代文坛上最大的一个散文流派,影响文坛200余年,在历史上对文学、政治、教育、社会等多方面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所以枞阳又被称为“诗人之窟、文章之府、气节之乡”。

  悠长的城市历史与浓浓的文化底蕴,让这片土地孕育了一大批名人豪杰。俗语称,“桐城出名,枞阳出人”,在安徽省共计100位历史文化名人中,枞阳县就有11位。文化先驱“中国明清第一人”,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方以智,著名水利专家“铁骨御史”左光斗,桐城派“三祖”方苞、刘大、姚鼐,以及近代涌现的教育先驱吴汝纶,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朱光潜,中国计算机之父慈云桂等等英才皆出自枞阳。

  枞阳的魅力还不仅仅在于其是重要的文化中心,枞阳所处区位独特,通江达海,是合肥都市圈全面融入长三角的新通道。现今枞阳被列入主体功能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是安徽省7个重点开发县之一。

  多年来,枞阳将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构建“2+4+X”的产业体系,“2”即包括“铝基新材料、秸秆综合利用及家居智造”的双首位产业,“4”即4个百亿产业,即“铝基新材料产业、家居智造产业、汽车零部件及整车制造产业、纺织服装产业”,“X”即“打造现代环保装备、新材料、大健康”等产业。

  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枞阳持续在 “双招双引”工作上持续发力。注重政治引领,发挥党建统领优势,挖掘枞阳乡贤等人才资源,做到“以商招商、以才引才”。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是当地政府党员干部间广为流程的一句座右铭。枞阳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质量,通过“一站式”式的体验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难题,确保企业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得好”,通过“店小二”式的真诚服务让企业宾至如归。

  凭借条件优渥的投资环境以及扎实的管理举措,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在枞阳相继签约、开工、建成投产。仅2020年,枞阳完成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25亿元、外商直接投资2000万美元、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2个新签约项目15个、新开工项目12个。2019年,枞阳入选“2019年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2020年入选“2020中国最宜置业百佳县市”。

  城兴水美,以生态文明保障民生促城市升级

  “三分水,三分田,三分山”是当地人形容枞阳自然环境的一句老话,枞阳境内有岱鳌山、大青山、白云岩、三公山,加之陈瑶湖、白荡湖、菜子湖等几大水域交错纵横,形成了“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山水城市风貌。由于独特的滨水条件,枞阳农业、渔业资源非常丰厚,享有“稻谷之仓廪、鱼米之阜地”的美誉,所以枞阳也公认为是安徽最宜居的县城之一。

  符合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似乎是对枞阳发展的高一层次认可,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体现了枞阳在生态文明建设和改善民生工作上做出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

1603504334363724.png

  美丽枞阳

  由于枞阳位于长江经济带和皖江示范区核心区域,在长江保护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枞阳不断强化水源生态保护,出台《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枞阳行动方案》,推进长江经济带“5+22+N”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和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完成16个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2017年以来,中央、省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件142件全部销号,成功的打造了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枞阳样板”。

  为了补齐基础设施的短板,建设更加宜居的城乡风貌,枞阳实施了总投资20.36亿的枞阳县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随着项目的推荐,枞阳县进行城区水系连通、湖泊清淤,完善道路建设及雨污水管网建设,实现了县城面貌和乡村环境的大提升。

1603504363714165.png

  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景观

  在改善环境质量的同时,枞阳重视民生水平的改善,坚持优先保障民生类支出,民生类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五分之四以上,实现了涵盖教育、养老、医疗、水利、交通等多方面。

  2017年,安徽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扎实推进民生工作的意见》,提出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城乡基础设施体系等主要任务,枞阳坚定城乡一体化发展,其中,解决农村饮水问题,是枞阳县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重中之重。

  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枞阳实践”

  供水是距离百姓最近的公共服务,农村饮水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体现。2017年2月,在枞阳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11名县人大代表就这一问题,联名提出了《关于加速推进农村饮用水并网问题的议案》。同年,枞阳县政府成立县农村自来水并网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启动农村自来水并网改造工程。

  经过三年的攻坚与努力,2020年枞阳实现了城乡供水同网同质同服务,百姓喝好水的同时为枞阳的发展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成为民生工作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肩挑手提”到“润满枞阳”

  “住在长江边,百姓却吃不上干净的长江水,这曾是枞阳作为临江县的尴尬。”曾经,枞阳县一些村子,由于基础设施落后、管网老旧,一直以来村民的饮水只能依靠井水。

  上世纪90年代末,枞阳县利用民营企业的投入和国家专项资金,陆陆续续建起了30多家小型自来水厂,实现了过去肩挑背扛打井水到自来水的转变。

  但随着后期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自来水厂的设置标准低、取水口不合理,以及管网破损严重,饮水问题越来越困扰着百姓生活。多年来,从吃塘水到吃井水,再到吃小水厂的自来水,枞阳人民饮水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据统计,当时全县投诉中,涉及自来水问题的诉求占到70%以上,农村群众饮水安全也成为枞阳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持续关注的重点。

  为了彻底解决这一民生问题,2017年3月,枞阳全面启动农村自来水并网改造工程。为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枞阳县进一步创新投融资机制,提升供水综合水平,枞阳县人民政府决定以公开招标的形式,启动枞阳县农村自来水并网PPP项目。2018年5月,首创股份牵头的联合体作为社会资本方中标该项目。

  项目实施过程中,枞阳县上下联动、齐抓共管。项目中多项涉及中央及省派出机构审批,枞阳县水利、环保等相关单位不等、不靠,主动对接企业,配合企业进行项目审批,将同类正常审批6个月进度压缩为仅仅1个月时间,大大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政企紧密合作推进项目。经过两年的分步建设,2019年12月31日,汤沟水厂投入运营,标志着枞阳供水乡镇全覆盖、城乡供水“同质同网”新时代正式开启。2020年将实现到村到户全覆盖。

  至此,城乡供水一体化“大动脉”完全打通,全县饮水健康保障体系基本建成,结束“住在长江边,不饮长江水”的历史。

  从“喝上水”到“喝好水”

  居民不仅能够喝得上水,还要喝得放心。在通水的基础上,枞阳县继续促进通水达效,提升工程的运行管理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同时推动各地节约水资源,让饮水工程效益最大化。同时,加强水质保护也是饮水工程的重中之重。

  为了确保农村自来水水质安全,枞阳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严格执行国家出厂水水质标准,制定优于国家水质标准的内控指标,坚持“三级”水质检验制度。公司还专门委托第三方水质检测机构对原水、出厂水及管网水每月进行取样检测。同时加强对沉淀池水浊度、出厂水浊度及余氯的管理。除此之外,对每一批次的净水剂、消毒剂都进行严格检测,确保产品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保障饮用水卫生安全。

  为了减轻百姓负担,水价每吨从2.6元降至2.3元,这样每年可为全县60万农民减少水费支出600万元。同时,城区供水服务大厅、各乡镇服务点及热线电话形成一套完整的供水服务体系。秉承“用水沟通、用心服务”的服务理念,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样高质量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的供水服务。让用户的投诉率大幅下降。

  集全县之智、举全县之力、积三年之功,供水项目的成功,使枞阳县60万农村居民实现了从“喝上水”到“喝好水”历史性转变,枞阳也成为安徽首个实现全县城乡自来水并网的县城。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显著提升,也吸引了“学习强国”以及《人民日报》、《安徽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和各级电视台的集中报道。

1603504402680529.png

  《人民日报》报道枞阳城乡供水一体化

  农村饮水安全,事关亿万农村居民的民生福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核心标志之一,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体现,是乡村振兴的内在体现。枞阳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的成功,不仅让枞阳百姓喝上24小时的干净水、安全水,也为枞阳未来的长远发展、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编辑:王媛媛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