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中山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山公用”或“公司”)发布公告称,为实施“311”战略转型升级,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中山公用于 2021 年 9 月17 日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彭永臻为首席环境科学家。
近年来,中山公用高度重视技术创新,搭建“企业—高校—科研院”共建共享的科技创新平台。彭永臻院士及其团队与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山公用水务有限公司紧密合作,于 2018 年与城镇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创新平台,围绕中山市、广东省以及全国的水污染问题,以高效节能降耗技术,如厌氧氨氧化为基础的高效脱氮技术为核心,开发推广新工艺新技术。
为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中山公用积极推动传统产业低碳改造升级,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掌握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针对污水中脱氮消耗碳源的问题,公司联合彭永臻院士专家团队对 AOA 污水处理技术进行深度研究,充分利用污泥内碳源进行脱氮,通过工艺控制实现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来脱氮,大大降低碳源用量,实现污泥减量,符合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理念,该项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中山公用在以资本为器、技术为魂的新“双轮”驱动下,借助以院士专家为核心的科技团队力量,打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攻克行业关键技术。今后,公司将充分发挥首席环境科学家的指导作用,在科技成果转化、新技术孵化转化、高素质人才培养等方面携手并进,进一步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加速公司在生态环保领域的研发创新和产业化进程,打造环保领域原创性研究和技术集成研究成果的核心技术高地,为公司实现战略目标提供支持。
彭永臻院士简介
彭永臻,1949 年出生,山东省莱州市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城镇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先后获“全国模范教师”、“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彭永臻教授一直工作在污水处理领域的教学科研第一线,获国家科技进步与技术发明二等奖共 4 项,省部级特等奖与一等奖 9 项。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 220 余项并转让 100 余项;出版专著 8 本,3 本是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 SCI 论文 300 余篇,其中 IF >9.0 的 180 余篇。培养工学博士90 人,有 2 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 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