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之内,生态环境部连续发布了3条EOD的信重磅信息,再结合前不久有关EOD的相关信息,可以看到,国内的EOD发展正在加速。我们到底该如何理解EOD模式?EOD模式,会给环保市场带来哪些机会?它可以如何完善?未来又将如何发展?本文综合E20之前的相关报道,供大家参考。
近期,关于EOD的信息频发:4月28日,生态环境部等联合发布第二批58个EOD模式试点项目名单;4月15日,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EOD创新中心正式成立;4月11日,生态环境部印发《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试行)》。三个重磅信息接连在一月内发布,再结合前不久有关EOD的相关信息,可以看到,国内的EOD发展正在加速
EOD发展政策、市场齐加速
EOD(Ecology-OrientedDevelopment)模式是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的环境治理与产业发展融合模式。以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采取产业链延伸、联合经营、组合开发等方式,推动收益性差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实现有效融合,以实现项目整体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
2018年8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生态环境领域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环规财〔2018〕86号),首次提出要探索开展生态环境导向的城市开发(EOD)模式,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与生态旅游、城镇开发等产业融合发展,在不同领域打造标杆示范项目。EOD开始受行业关注。
2020年及2021年,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开发银行三部门连续两年向全国各地征集EOD模式备选项目,国家部委正以“示范推广”的方式,大力鼓励不同领域的EOD示范项目落地实施,并公布了全国首批36个EOD模式试点项目清单,试点期限为2021-2023年。至2021年底,36个试点项目授信额度644亿元,贷款186亿元,其中,国家开发银行累计授信额度达到503亿元。
在此期间,2021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鼓励将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与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权益挂钩。
今年4月11日,生态环境部建立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开发上线了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管理系统,并制定了《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试行)》印发各地。并同时公布了EOD模式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大纲。入库项目包括了治理责任主体为企业的项目,采用EOD模式、PPP模式及其他市场化方式运作的项目,涵盖了大气污染防治、水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海域综合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固废处理处置及资源综合利用、生态保护修复以及其他环境治理。并强调,项目实施必须严格依法依规,严禁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详见:环境部发布生态环保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入库试行指南)
4月15日,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EOD创新中心正式成立。EOD创新中心主要由院生态环境工程咨询中心牵头,会同投资与产业综合研究所、管理与政策研究所、规划与政策模拟技术中心、战略规划研究所等研究所共同组成,赵云皓同志担任中心主任。EOD创新中心将持续开展EOD模式研究与实践,为各级政府、投资机构、行业企业等提供生态环保投融资与产业发展促进的技术支撑和咨询服务。(详见: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正式成立EOD创新中心)
在市场方面,今年从一月至今,已经被报道的EOD项目有5个,共计投资318亿元,成为市场发展的亮点之一。(详见:一季度的7个关键词!环保产业的未来和机遇)
EOD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EOD模式就是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具体实践,行业跨度相对较大,对不同行业专业要求也比较高,以生态保护为导向,以产业运营为核心,涉及的项目规划、工程建设、地产开发、环保治理、产业管理和运营,每个环节都不能少。而EOD模式下的产业培育和产业导入需要一定的周期和时间才能显性化,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体现出来。这无疑要求EOD项目开发商在融资、开发、变现方面都要有超强能力,对于长流程的资金链要有充分的管控和操盘能力。
EOD项目主要是希望以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来反哺和平衡收益较差的生态治理内容,以解决环保项目财政投入不足的问题。在政府财政压力较大、支付能力下降的情况下,EOD模式或许是一个较好的方式,特别是在废弃矿山修复、农业农村综合开发、城乡供排水一体化、重点流域治理项目上,可以有更多应用探索。
根据一些研究者分析,为避免带来隐性债务的风险,有关主管部门已经将非严格流程PPP以外的政府付费和土地一级开发收益等排除在EOD合规的回报机制范围之外,因此,其主要对应的收益来源主要分两块:一是通过环境改善实现土地增值,再分享土地二级开发收益,通过地产开发来实现资金需求平衡。二是以产业反哺分成收益。
但与此同时,上述方式也存在问题:如第一种方式可能会将EOD项目做成生态环境治理类项目与地产项目的组合产品,通过严格的招拍挂程序保障项目公司拿地还是有竞争合规性的风险,此外,不像一级开发收益,二级土地的开发收益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也有房地产开发公司和环保公司两家主体能否精诚合作的问题,毕竟,业内还基本不存在能同时专业操作地产开发和环境治理两个性质业务的公司。
编辑:李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