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案例】天津市东郊污水处理厂及再生水厂迁建工程

时间:2022-08-17 15:14

来源:中国水网

评论(

为促进行业交流进步,便于行业同侪互学互促,推动中国环境产业转型升级。E20环境产业圈层特推出《水务行业优秀案例汇编》,汇集了近200例案例,涉及村镇污水治理、工业废水治理、工业园区废水治理、水环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网、再生水回用、污泥处理处置等领域。

项目名称:天津市东郊污水处理厂及再生水厂迁建工程

推荐单位:天津创业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与环节:投资建设运营

项目所在地:天津市东丽区

项目概况

天津市东郊污水处理厂及再生水厂迁建工程位于天津市东丽区规划南淀郊野公园范围内。项目设计污水处理规模为60万m³/d,再生水处理规模10万m³/d。采用半地下式的布置方式,污水及再生水处理设施全部组团布置并加盖封闭形成箱体,箱体顶部建成景观公园,污水处理工段主处理工艺采用改进多级AO+高效沉淀池+深床滤池+臭氧氧化工艺,出水水质达到天津市地方排放标准(DB12/356-2018)之A标准。再生水工段主处理工艺采用超滤+反渗透工艺,出水作为热电厂冷却用水及部分市政用水。项目总投资约为36.9亿元。项目于2015年立项,2020年通水运行,目前已经运行约2年。各项指标稳定达到设计要求。

示范意义

项目为天津市民心工程、重点工程,为亚洲规模最大的半地下污水、再生水处理工程。项目对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规划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南淀郊野公园中,项目的设计充分考虑污水厂与郊野公园的景观融合,真正实现绿色生态、服务周边的环境要求;项目的规划选址及设计布局对国内部分污水厂的搬迁、选址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项目污水处理厂出水要求达到天津市地方排放标准之A标准,为国内较早执行准Ⅳ类排放标准的新建超大规模污水处理工程,其工艺设计及运行管理为后续高标准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项目亮点介绍

(1)实施效果

项目的建设极大的提高了区域内污水的处理标准,各项污染物均有大幅度的消减提升,项目采用了多项节能降耗的措施,二级处理采用改进多级AO工艺,提高了碳源利用率、减少了内回流比;工艺精确曝气系统极大的节省了曝气量进而降低了电耗;精确加药系统降低加药量,节省运行成本;智能照明系统及导光管的设计也克服了地埋式污水厂照明电耗较高的问题。自控系统按照“无人值守”的模式,降低了操作人员的数量。项目工艺智能管控系统、全厂安防监控系统、智能配电系统等多项智慧化管控系统运转良好。为污水厂低碳降耗、减员增效提供了良好借鉴。

(2)社会效益

地埋式全封闭的布置方式极大消减了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多级多段除臭工艺有效控制了臭气排放。顶部郊野公园设计践行了项目服务周边的宗旨,设计结合运动休闲、科普教育,展示了现代化污水及再生水处理厂的先进性和生态型,提高了居民的信任度和环保意识。

(3)生态效益

项目有效改善了北塘排水河的水质,并对渤海近案水质的提升发挥了较好的作用。结合天津市高度缺水的现状,项目出水进入内河循环,大大改善了天津市的水环境状况。综合公园的设计对周边环境有极大的提升。项目具备较好的生态效益。

项目技术工艺/装备简介

(1)技术工艺/装备名称

水处理工段采用改进多级AO+高效沉淀池+深床滤池+臭氧氧化的主体工艺形式。

(2)工艺/装备原理

改进多级AO工艺是AAO工艺的变种形式,通过多段AO、多点进水的布局达到顺流反硝化的效果从而大大降低内回流比并有效利用污水中的碳源,在此基础上设置单独的外加碳源反硝化段,有助于发挥外加碳源的反硝化能力。后续通过加药及混凝沉淀系统提高总磷、SS及难降解COD的处理程度。

(3)工艺/装备特点

工艺主体为AAO活性污泥工艺,国内应用广泛,具备运行稳定及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采用的改进多级AO形式有效针对项目进水高总氮、高总磷、低碳氮比的特点,实现充分的节能降耗。

(4)应用领域

可广泛应用于高标准排放要求的市政污水处理厂,尤其是进水各项污染物较高的市政污水厂。

(5)工艺/装备流程图

图片3.jpg

(6)项目部分案列照片

图片4.jpg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