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案例】长岭皮水库水质提升保障工程

时间:2023-05-08 14:02

来源:中国水网

评论(

为促进行业交流进步,便于行业同侪互学互促,推动中国环境产业转型升级。E20环境产业圈层特推出《水务行业优秀案例汇编》,汇集了近200例案例,涉及村镇污水治理、工业废水治理、工业园区废水治理、水环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网再生水回用、污泥处理处置等领域。

项目名称:长岭皮水库水质提升保障工程

推荐单位:深圳市利源水务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参与环节:设计

项目所在地: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项目概况

长岭皮水库是目前深圳市东部供水干线上的重要的饮用水源调蓄水库,近年来,随着水库周边区域的快速发展,深圳北站城市区的建成,水源保护所面临的污染风险日益增大。

为满足水污染防治法及相关规范要求,在既有措施无法保障入库水质的情况下,借助本项目龙塘沟末端调蓄湖的调蓄转输功能确保入主库水质达到Ⅲ类水标准;针对面源污染及突发事件风险保障水库水质的情况下,实现生产生活生态水资源的统筹利用。

通过本工程的实施,将50年一遇以内雨水进行分质处理,错峰外排,最终实现污染不入库,有效保障长岭皮水库的水质安全。

示范意义

长岭皮水库水质提升保障工程通过物理隔离、生态调控等工程措施实现“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分质引用”,做到“污水截排进厂、初雨收集进池、雨水生态补水”,对饮用水源水库实施“铁桶式”保护,彻底解决溢流雨污等污染风险问题,有效防止污染物进入长岭皮水库水源保护区,进一步提升龙华区饮用水源安全保障水平。

项目亮点介绍

(1)实施效果

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广东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指引》,以及广东省环保厅和深圳市人居委意见,进入饮用水源水库水体需达到GB3838-2002 Ⅲ类水水质标准,为实现此目标,在避免更大大范围水源区清拆的前提下,将本工程划分为铁路东西两个片区进行实施,确保实现本项目的目标。

铁路东片区建成区50年一遇以内雨水通过本项目第一部分工程外排进入上芬水。铁路西片区通过本项目第二部分工程将50年一遇以内雨水进行分质处理:对于未达到上芬水水质目标地表水IV类的初雨水通过调蓄池收集处理达到IV类后外排上芬水;而对于达到地表水IV类的50年一遇以内雨水则通过红木山生态库调蓄后错峰抽排至上芬水。

(2)社会效益

通过优化水源保护区空间和系统开展水源保护区水质保障建设,为龙华区重要的饮用水源调蓄水库提供全方位系统的保障,保障龙华区人民的用水安全,为片区的发展注入持续的动力。

(3)生态效益

通过开展长岭皮水库水质提升保障工程,确保龙塘沟及东部建成区面源不入库,流域内清污分流处理、生态功能恢复。构建红木山调蓄湖生态体系,在发挥调蓄功能的同时,实现水资源的多元化利用。为方便调蓄湖区域内检修维护和市民观光休闲,沿湖区外围需新建巡库路。同时,为进一步提升景观效果,调蓄湖新建多处滨水人行栈道,满足市民赏水、亲水的需求。

以生态为背景,努力打造景观化水利。生态堤岸在原设计坝址的基础上,将传统的堤身形态改造设计,把景观融入水利中。整体的堤岸如同一条水利廊道,站在堤顶,可以远眺两侧水库库区“平湖”美景,堤岸一侧漫步栈道,又可以欣赏生态湿地。

项目技术工艺/装备简介

(1)技术工艺/装备名称

水库水质保障工程。

(2)工艺/装备原理

针对长岭皮水库的水质保障,结合现状情况,采用分质调蓄、达标处理、错峰外排的思路,并划分为两个片区,铁路东片区通过新建径流收集转输工程,按照50年一遇标准收集转输片区0.039km2内的雨水进入上芬水;铁路西片区通过新建径流收集调蓄转输工程,在满足末端河道防洪标准的基础上,按照50年一遇标准收集龙塘沟流域及红木山水库流域3.90k内的雨水进入调蓄库,确保片区雨水溢流入库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保障饮用水源安全,同时实现水资源的统筹利用。

(3)工艺/装备特点

调蓄湖区由新建生态堤隔离出原水库库尾而成。通过生态堤的阻隔,可将饮用水质不达标洪水在生态库区内调蓄后转输出库,以达到保障原水库库区水质的目的。同时对50年一遇标准以下截留的雨水,分质进行调蓄,处理,外排,高标准精准实现对污染和风险的消除。

(4)应用工业领域

水库保障,生态治理

(5)工艺/装备流程图

 图片31.png

(6)项目部分案列照片


图片32.png

编辑:黄延丽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