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案例】广东省鹤山市沙坪河综合整治工程

时间:2024-04-16 14:01

来源:中国水网

评论(

为促进行业交流进步,便于行业同侪互学互促,推动中国环境产业转型升级。E20环境产业圈层特推出《水务行业优秀案例汇编》,汇集了近150例案例,涉及村镇污水治理、工业废水治理、工业园区废水治理、水环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网再生水回用、污泥处理处置等领域。

项目名称:广东省鹤山市沙坪河综合整治工程

推荐单位:鹤山市水利局

参与环节:投资建设运营

项目所在地: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沙坪镇沙坪河流域 

项目概况

沙坪河是西江的一级支流,全长37.6公里,流域总面积328平方公里,贯穿鹤山市中心城区,覆盖沙坪、龙口等5个镇(街),有人口近30万人,是鹤山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鹤山人民的“母亲河”。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类工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导致沙坪河水环境不断恶化。河道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河水散发恶臭、难以近身,昔日滋养鹤山人民的“母亲河”,变成了人人避而远之的黑臭水体,不仅难以满足鹤山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成为制约鹤山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瓶颈。

为切实改善沙坪河水环境,江门鹤山市创新治水理念和模式,以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为抓手,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坚持治水、治城、治产相结合,大力推进沙坪河环境综合整治和碧道建设,将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进行了有机统一,从单纯侧重单个流域的项目治理,转变为统筹城乡整体水系的综合治理,由内到外、由河到岸全面改善河流生态面貌。

示范意义

本项目以智慧水务作为创新点,体现了六化治理的理念,打造了智慧化的城市水生态系统,实现了供排水一体化、厂网河一体化、城乡一体化,运行一体化、平台智慧化,环保教育常态化六化治理,最终构建起“管网-污水处理厂-河流”的城市静脉系统,打造了灰绿结合的智慧化韧性水系统。

另外治水教育展厅更是集鹤山综合治水生态环保教育与管理培训、政府与客户参观交流、北控水务先进治水理念宣传以及民众科普宣传于一体的教育基地,寓教于游,宣传教育效果十分显著,以其层次丰富的环保宣传方式,实现了环保教育的常态化。同时,通过展厅的教育宣传,鹤山市治水模式得到了更大范围地推广,并逐渐形成了示范带动效应,进一步体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核心价值观。

项目亮点介绍

(1)实施效果

综合治理工程总计投入7.88亿元,分两期推进。一期工程投入5.08亿元,重点整治沙坪河下游城区9公里,全方位实施河道清淤清障、生态带建设、湿地修复、截污治污等系列工程,打造“三段”、“八景”;二期工程投入2.8亿元,重点进行截污治污。一期工程已于2016年4月底开工建设,2018年全部完工,现已进入运营维护阶段;二期工程于2019年6月开始实施,并于2020年底全部完成,目前已进入运行阶段。

(2)社会效益

成为了当地百姓踏青赏景、玩乐悠闲的好去处,2019年,沙坪河综合整治工程成功入选“广东省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省委书记李希、省长马兴瑞等领导曾亲临现场视察和指导,新华社、南方日报等中央省市20多家媒体也多次到现场采访报道。沙坪河治水主题展厅,并荣获“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和“江门市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3)生态效益

一是打造生态湿地。依托万里碧道工程,建设沙坪河碧道竹树坡湿地公园。竹树坡村位于鹤山城区中轴线上 ,片区内鱼塘密布,水资源丰富 ,人流来往密集。鹤山市在保持原有鱼塘自然风貌的基础上改造提升,打造人工生态湿地,利用塘基建成休闲漫步道贯穿湿地公园,突出生态修复与滨水游憩相结合,着力打造城市中轴线“生态花园 ”,营造“鹤栖水乡”的生态胜景。

二是开展河流健康评估。为对沙坪河生态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指引,专门开展沙坪河干流健康评估,从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生态系统抗扰动弹性、社会服务功能可持续性等方面对沙坪河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经评价 ,沙坪河干流总体处于健康状态,但主要存在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和鱼类保有指数低的生态短板,亟需开展“靶向性 ”生态修复。

三是探索生物修复。为推动生态系统修复,坚持问题导向,与专业团队合作,在沙坪河“鹤舞沙坪”节点实施了水生态恢复和社会参与试点项目,以恢复、完善沙坪河流域的本土河流生物群落为目标,清理罗非鱼、埃及塘鲺等外来入侵水生生物,重引回河蚬、沉水植物等本土水生生物,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和生物监测 ,致力重建沙坪河健康生态群落。通过项目实施,沙坪河项目区水质明显改善,外来入侵物种得到有效抑制,本土物种得到恢复,生物多样性逐步提高,河流生态复苏卓有成效。

经过系统治理,沙坪河从以往遍布垃圾、人人避而远之的臭水河,变成水清岸绿的滨水长廊,水质从长期劣Ⅴ类提升至Ⅳ类以上。现实了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沙坪“母亲”河。

项目技术工艺/装备简介

实现了供排水一体化、厂网河一体化、城乡一体化,运 行一体化、平台智慧化,环保教育常态化六化治理,最终构建起“管网-污水处理厂-河流”的城市静脉系统,打造了灰绿结合的智慧化韧性水系统。

image.pngimage.png

编辑:黄延丽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