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山公用下属中山公用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山公用工程”)承建的阜港、东凤、三乡三大未达标水体整治项目已进入攻坚冲刺阶段。各项目部科学统筹、精准施策,以专业化施工管理推进工程建设提质提速,全力确保项目任务圆满收官。
阜港项目:破解地质难题 筑牢管网根基
在阜沙镇纵四线污水管网施工现场,作为转输大有村、丰联村污水的主干管工程正紧张推进。阜沙镇地处中山市北部,属河海淤积形成的沙洲地貌,淤泥质土层深厚,地下水位高,且夹杂大量贝壳碎屑,地质承载力不足;同时,公路沿线地下管线错综复杂,村旁老旧建筑物密集,河涌水位受潮汐影响频繁波动,对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提出严峻挑战。
面对复杂工况,阜港项目部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系统实施风险管控:一是组织各单位管线交底,管线复杂区域实行管线精探;二是委托专业机构开展老旧房屋安全评估,制定针对性保护方案;三是深度研读地质勘察报告,联合设计单位优化施工图纸,采用深基坑支护、柔性管道基础处理等工艺提升工程可靠性。针对线性工程交通疏导难题,项目团队实行 “分段施工、流水作业”,按路政标准设置固定式围蔽及导向标识,高峰期配备专职交通协管员,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社会交通的影响。施工后期严格执行分层回填、灌水沉降、压实度检测等工序,确保路基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截至目前,阜港项目已完成污水管网167公里,占总量90%,预计6月底全面完成污水管网铺设。
东凤项目:攻坚流沙地质 昼夜奋战抢工期
毗邻阜沙镇的东凤镇东阜二路施工现场,22#检查井浇筑与DN800主管道顶管工程正有序推进。该区域13座现浇沉井均位于流沙地层,且需迁改高压电缆13组、通信管线8组,协调难度大、技术要求高。项目部提前制定专项方案,通过三维管线探测精准定位,建立 “一井一策” 施工档案,同步启动管线迁改协同机制,为工程推进扫清障碍。
针对工期横跨春节、阴雨天气频发等不利因素,项目部实行挂图作战,建立进度动态监控体系,每周召开施工协调会,及时调整资源配置。在无管线影响区域,采用 “人机不停、交叉作业” 模式,提升施工效率;面对流沙地质导致的沉井洞口涌沙难题,创新应用止水橡胶圈密封与洞口注浆加固技术,有效控制地层扰动。今年春节期间,管理团队与施工班组坚守一线,完成全部沉井施工,为节后顶管作业创造有利条件。目前,东阜一、二路主干管施工已完成1540米,所有沉井结构施工完毕,预计5月10日贯通主干管。东凤项目整体管网建设完成194公里(进度92%),下一步将推进过河管、截留井及泵站工程,确保6月底全面竣工。
三乡项目:系统治水 破解 “断头涌” 困局
三乡镇前陇工业区马角泵站施工现场,作为区域排涝及截污关键节点工程正加速推进。受四面环山地形影响,三乡河涌多为 “断头涌”,水动力不足,加之工业区污水直排、管网未贯通,导致马角涌等河道淤积严重、黑臭问题突出。项目团队遵循 “截污控源、生态补水” 综合治理思路,实施马角暗涵截流工程,通过泵站抽排将污水纳入市政管网,实现雨污分流。
施工过程中,频繁降雨导致基坑积水问题成为主要制约因素。项目部采取 “雨天排水、晴天抢工” 策略,优化围堰设计,配置大功率排水设备,确保降雨期间基坑安全;同时申请马角路全天候封闭施工,保留非机动车通道,减少外界干扰。目前,马角泵站土建工程已完工,即将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三乡项目累计完成污水管网35.7公里,后续将重点推进支管铺设、错混接点改造及配套设施建设,确保6月底完成全部污水管网铺设工作。
治水从来不是终点,而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中山公用工程始终紧跟市委市政府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巩固治水成果,积极参与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助力让长治久清、水清岸绿成为常态,实现“水美城兴”。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