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行业交流进步,便于行业同侪互学互促,推动中国环境产业转型升级。E20环境产业圈层特推出《水务行业优秀案例汇编》,汇集了近150例案例,涉及村镇污水治理、工业废水治理、工业园区废水治理、水环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网、再生水回用、污泥处理处置等领域。
项目名称:红谷滩污水处理厂
推荐单位:中广核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参与环节:投资、建设、运营
项目所在地: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
项目概况
南昌市红谷滩污水处理厂(一期)(以下简称“红谷滩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8.67公顷,工程规模为20万吨/天,规划服务面积为107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107万人,收集管网主干管长约80.25公里。项目自2010年10月建成投运,主体工艺采用AAO处理工艺,经处理后的污水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尾水排入赣江支流瀛上河。红谷滩污水处理厂建成后有效改善了城市水环境,对治理污染、保护当地流域水质和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改善南昌市的投资环境、实现南昌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示范意义
红谷滩污水处理厂是南昌市重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该项目通过技术改造和工艺创新,实现了污水处理的高效减污、节能减耗,推动了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不仅提高污水处理效率,还降低了运营成本,为国内其他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提供了技术示范。此外项目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模式,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对污水处理过程的实时监控和优化管理,为国内污水处理厂的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为响应国家重点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号召,红谷滩污水处理厂对全厂自控、电气、仪表等设备进行系统性梳理分析,将高耗能、可靠性差的关键设备进行替换升级,选用高效节能设备设施,根据生产需要进行高可靠选型和冗余配置改造,增加先进产能、促进节能降碳、减少安全隐患,技改后预计年度节省电量54万度,相当于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13.74吨。
在节能减碳领域,红谷滩污水处理厂充分发挥国资央企绿色电力消费先行带头作用,积极承担可再生能源消费责任,2024年度采购绿色电力证书17865张(17865兆瓦时),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0379.57吨。
项目亮点介绍
(1)实施效果
红谷滩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10万吨,作为南昌市重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始终保持高度责任感,坚守达标排放的底线、红线不动摇,项目引入了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了污水处理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和大数据分析平台,实时监控污水处理各环节的运行状态,及时调整工艺参数,加强内部质量管理,执行严于一级 A 的内控标准。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红谷滩污水处理厂计划建设厂区光伏发电项目,将传统的使用火电改为使用绿色电力,利用项目发电满足日常用电需求,以实际行动践行区域生态保护战略。
(2)社会效益
南昌红谷滩污水处理厂建成和运营,有效提升了城市环境质量,以先进的除臭技术和污泥处理技术减少了污水异味,提升居民的生活幸福感;更完善的环保配套设施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和生态环境改善。
(3)生态效益
红谷滩污水处理厂通过专业化、精益化的运行管理,建立出水标准内控机制,严于国家一级 A 排放标准限值,削减区域污染物总量,减少区域水环境压力,为区域生态治理及南昌市城市环境质量做出重大贡献。
红谷滩污水处理厂充分发挥国资央企绿色电力消费先行带头作用,积极承担可再生能源消费责任,2024年度采购绿色电力证书17865张(17865兆瓦时),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0379.57吨;此外在2024年底进行鼓风机改造,将老旧高压风机(寿命已达16年)改为磁悬浮风机,预计年节省电量540000度,相当于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13.74吨。在赣江流域污水处理行业形成绿色低碳发展的标杆示范效应。
项目技术工艺/装备简介
(1)技术工艺/装备名称
预处理+AAO+二沉池+高效沉淀+紫外消毒
(2)工艺/装备原理
项目主体采用AAO活性污泥处理工艺,一级A提标改造工程对已建生化反应池进行MBBR改建,增加深度处理工艺。其主要流程为:预处理阶段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及沙砾完成一级处理,之后经过AAO生化反应池中的厌氧、缺氧、好氧处理工艺去除污水中的COD、BOD、氮和磷等污染物,二沉池上清液先后经过高效沉淀池絮凝沉淀和回转过滤,最后通过紫外消毒方式完成三级污水处理(深度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处理工艺中二沉池沉积的活性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厌氧段与污水混合循环处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另一部分剩余污泥则流入污泥处理单元。
AAO生物脱氮除磷系统的活性污泥中,菌群主要由硝化菌和反硝化菌、聚磷菌组成。在好氧段,硝化细菌将入流中的氨氮、有机氮通过生物硝化作用,转化为硝酸盐;在缺氧段,反硝化细菌将内回流带入的硝酸盐通过生物反硝化作用,转化为氮气逸入空气中,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在厌氧段,聚磷菌释放磷,并吸收低级脂肪酸等易降解的有机物,而在好氧段,聚磷菌超量吸收磷,并通过剩余污泥排放将磷除去。
(3)工艺/装备特点
红谷滩污水厂积极推进数字化水厂建设,采用智慧化建设改变传统污水厂运营模式,厂内搭建智慧运营管控平台,开发涵盖调度管理、设备管理、巡检管理、环境监测、仓储管理等8大功能系统,实现远程控制、自动预警、智慧运营。运营模式变化促进智慧化系统应用的建设和运营策略,形成了智慧水厂建设和运营的良性循环。
此外,红谷滩污水处理厂创新研发精准曝气系统、污水提升系统等节能技术,根据污水厂历史运行数据和在线仪表检测到的水质水量的变化,预测曝气池所需的曝气量,再结合曝气池中实际溶解氧、水温、MLSS及水压等指标,来调节空气流量分配和鼓风机风量;污水厂在生化池末端增加氨氮和硝态氮实时监测仪表,实现精确控制曝气量、回流量等工艺过程关键参数,相对于传统的末端水质导向更经济性、更有保障。
(4)工艺/装备流程图
(5)项目部分案列照片
编辑:黄延丽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