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战略调整期的主动选择
面对行业变局,清新环境一方面收缩业务布局、聚焦主责主业、加速回收现金,另一方面紧跟时代步伐,探索AI应用。通过主动选择,积极进行战略调整。
根据清新环境近期披露的《关于全资子公司拟公开挂牌转让宣城市富旺金属材料有限公司57%股权的公告》显示,本次交易有利于公司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优化资产结构。通过此类资产优化举措,可以看出清新环境正在强化其在工业烟气治理、市政环境服务等优势领域的市场地位,进一步聚焦环保技术创新和运营服务能力提升,符合其"专业化、精细化"的发展路径,也反映出环保行业专业化分工日益深化的发展趋势,头部企业正通过业务聚焦来提升核心竞争力。
同时,清新环境在2024年年报中提到,“公司全面启动AI技术的应用探索,以经济性为驱动,在烟气治理智能化、精准曝气、数智化加药等方面展开应用。在工业烟气治理方面,启动烟气治理系统智能化(SPC-3Di)升级应用,针对火电调峰的变负荷工况,以节能、降耗、提效为目标实现精准控制运行,成为智慧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处理方面,启动布局集群式污水处理厂智慧化运营,配套开展精确供气、数智化控药技术研发。在水环境方面,全面布局智慧流域管控系统、智慧公园管理系统,配套应用无人机、管网机器人等AI技术。”
三、未来展望:政策赋能与创新驱动的双重机遇
1、政策红利释放与行业现金流改善
随着国家化债政策的深入实施,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有望得到结构性缓解,这将显著改善环保行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状况,特别是以政府为主要客户的污水处理、垃圾焚烧等细分领域。在"双碳"战略持续深化的背景下,环保行业正迎来技术升级的关键窗口期,清新环境等具备技术储备的企业有望在烟气治理升级、工业废水零排放等高端领域获得先发优势。其创新的"水务+光伏"模式不仅契合能源转型需求,更通过"环保+新能源"的协同效应开辟了新的盈利增长点。政策红利与市场化机制的双轮驱动,将加速环保产业从传统工程服务向绿色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升级,为行业带来更加可持续的发展前景。
2、技术创新的商业化突破
清新环境作为技术驱动型环保企业,凭借900余项专利(含超百项发明专利)构建了坚实的技术护城河,其创新的烟气提水技术不仅解决了缺水地区燃煤电站的环保痛点,更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随着"双碳"目标推进,清新环境若能加速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订单,通过持续聚焦烟气治理、水处理等核心业务,配合智能化改造降低人工成本,叠加AI智能运维系统带来的运营效率提升,公司毛利率有望从当前低位实现反弹,未来发展潜力值得期待。
3、模式探索与社会责任并重
清新环境通过子公司国润水务创新打造的"水务+光伏"模式已取得实质性突破,首批13座水厂的光伏项目不仅实现电能自给自足,更通过余电上网创造了额外收益,这一绿色转型实践使传统水务设施升级为综合能源站。在践行"双碳"目标方面,公司不仅参与行业碳中和倡议,更通过环保公益行动强化品牌ESG价值,这种将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正成为其区别于同行的核心竞争力。随着主业的持续聚焦,公司未来有望在工业水处理、智慧环保等新兴领域实现突破,为业绩增长打开新空间。
结语:转型中的蜕变,静待黎明破晓
环保行业的2024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年。清新环境的业绩变动,既是行业调整期的短期挑战,亦是企业主动转型的阶段性代价。从技术突破到模式创新,从运营积累到社会责任,公司已展现出“长期主义者”的底色。
正如公司在2024年碳中和大会上所呼吁的:“环保企业需以创新为矛,以责任为盾,在行业洗牌中重塑竞争力。”对于投资者而言,短期波动或许令人却步,但读懂行业逻辑与企业内核,方能捕捉未来的价值回归。清新环境能否在未来几年实现“亏损收窄—盈利修复—增长重启”的转身?答案或将藏在技术转化效率与政策落地节奏的交汇点中。
编辑:李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