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行业交流进步,便于行业同侪互学互促,推动中国环境产业转型升级。E20环境产业圈层特推出《水务行业优秀案例汇编》,汇集了近150例案例,涉及村镇污水治理、工业废水治理、工业园区废水治理、水环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网、再生水回用、污泥处理处置等领域。
项目名称:汕头市潮阳区污水处理厂
推荐单位:广东省广业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参与环节:投资、建设、运营
项目所在地: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城南街道
项目概况
汕头市潮阳区污水处理厂位于护城河南端西侧,总处理规模15万吨/日(一、二期各7.5万吨/日),服务面积39平方公里,覆盖45万人口。一期2009年投运,二期2020年投运,采用“A²/O微曝氧化沟+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工艺,出水执行地表水Ⅴ类标准(TN≤15mg/L)。配套管网213公里,污水集中收集率42%。2024年日均处理量约9.8万吨,出水达标率100%,污泥焚烧无害化处置率100%。通过智能化管理、峰谷电价策略和曝气优化,吨水电耗仅0.208度,碳排放强度0.27kgCO₂/m³,显著优于行业水平。
示范意义
该项目是练江流域治理的关键工程,通过“厂-网-河一体化运维模式”实现水质从劣Ⅴ类提升至Ⅳ类,为全国重污染河流治理提供范例。其绿色低碳技术(如精准曝气、峰谷分时运行)和智慧化运营(智慧运营平台、BI数据分析平台、峰谷分时自动化系统)为污水处理行业树立了高效、低耗、资源化的标杆,推动了行业技术升级与低碳转型。
项目亮点介绍
(1)实施效果
潮阳区污水处理厂通过优化“A²/O微曝氧化沟+深度处理”工艺及智能化管理,近两年出水水质达标率100%,污染物削减成效显著,COD、BOD₅年均削减率超90%。依托峰谷电价策略与精准曝气技术,吨水电耗低至0.208度,碳排放强度0.27kgCO₂/m³,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0.73kgCO₂/m³,实现高效稳定运行与低碳转型双重突破。
(2)社会效益
项目大幅改善城区人居环境,减少污水直排对居民健康的威胁;厂区周边建成碧道、白鹭栖息地等生态景观,提升公众环保获得感,获人民日报、央视等权威媒体宣传推广。
(3)生态效益
出水作为练江生态补水,助力流域水质从劣Ⅴ类提升至Ⅳ类,护城河支流水质优于自然水体;COD年削减量超4500吨,有效恢复水生生态系统,促进生物多样性重现。
项目技术工艺/装备简介
(1)技术工艺/装备名称
本厂采用“A²/O微曝氧化沟+深度处理”工艺:粗格栅、细格栅、生化池、污泥泵房、二沉池、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脱水车间。
(2)工艺/装备原理
粗格栅:主要去除水中可能堵塞水泵机组及管道阀门的较粗大悬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
细格栅:由一组(或多组)相平行的金属栅条与框架组成,倾斜安装渠道上。通过物理隔绝的方式去除水中较小的固体物质和纤维物质。
生化池:生化池由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微曝氧化沟)组成,是污水处理厂处理和降解污染物的最核心部分。生化池的主力军为大量的活性污泥,进行厌氧、缺氧、好氧反应,把除磷、脱氮和降解有机物三个生物反应过程结合起来,在厌氧、缺氧和好氧段为除磷、脱氮和降解有机物提供各自不同的反应条件,达到即去除有机物,又能够脱氮除磷的目的。
污泥泵房:污泥回流至生化池及剩余污泥输送至脱水车间处理。
二沉池:让混合液进行沉淀,使其泥水分离,上清液进入下一道工序,沉淀污泥回流至污泥泵房。
高效沉淀池:高效沉淀池工艺属于深度处理工艺,依托污泥混凝、循环、斜管分离及浓缩等多种方法,通过投加絮凝药剂(PAC、PAM等)并经过快速混合、絮凝搅拌混合形成矾花,然后在沉淀区沉淀浓缩,最后通过排泥的方式将水中的磷、部分悬浮物等深度去除,达到指标排放标准。
反硝化深床滤池:采用粗石英砂滤料,在滤池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过滤和反硝化两种功能。可有效降低悬浮物(SS),同时在滤池前端精准投加碳源,在滤池中进行反硝化反应,可保证总氮(TN)出水稳定达标。
脱水车间:采用压榨式脱水,把收集过来的剩余污泥通过压力过滤的脱水方法,使污泥水分被强制通过滤介质形成滤液,而固体颗粒被截留在介质上形成滤饼,从而达到污泥脱水的目的。
(3)工艺/装备特点
溶解氧和缺氧时长的曝气调控策略—针对进水碳源不足的情况(2021年,潮阳厂进水BOD/TN不到3),潮阳厂采用“单沟交替曝气法”:通过调节氧化沟曝气主管路电磁阀开度和鼓风机的频率,将单组氧化沟溶解氧快速升到2mg/L左右并维持1小时后停止曝气,切换另一组氧化沟曝气。采用间歇曝气调控策略后,潮阳厂乙酸钠用量降低100%,总氮、氨氮出水稳定达标。
峰平谷运行策略—自2021年底以来,全国多个省份包括广东省在内,相继宣布上调电价。潮阳厂2021年电单价全年均值为0.554元/度,至2022年5月,电单价已经升至0.672元/度,增幅达21%。为了实现节能降碳减污协同增效,潮阳厂实施“峰平谷运行策略”,通过“厂网结合”,充分利用管网蓄水能力,错峰处理水量,同时通过对全厂的主要耗能设备进行精细化管理,进一步降低污水厂运行能耗。通过施行峰平谷运行策略,厂区电单价下降3.5%,每年节约电费15万元。
应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潮阳厂通过智慧运营平台,实现生产调度、设备管理、备品备件管理、采购管理、预算成本管理、移动巡检、报表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的集中管控。还启用了练江流域污水厂及管网集中监控平台。该系统既可以监控厂内数据,又可以掌握管网运行情况,使厂区拥有更全面的视角进行厂内工艺的调整。
使用自动化运行系统—2024年,潮阳区污水处理厂正式上线了峰平谷自动化运行系统,这一创新性的技术实施标志着该厂在污水处理技术与管理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该系统能够依据污水进水量的实时波动,智能地调节设备的运行状态。自动化系统的引入显著降低了人工干预的需求,不仅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还进一步增强了污水处理过程的稳定性和出水水质的安全性,确保达到环保标准。
(4)工艺/装备流程图
(5)项目部分案列照片
编辑:黄延丽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