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中山公用工程: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攻坚显成效,绘就生态宜居新画卷

时间:2025-08-25 09:42

来源:中山公用

评论(

三乡马角涌污水治理见实效,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近日,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前山河流域)在三乡镇马角涌取得突破性进展。随着暗渠出口闸口泵站的建成投用,长期困扰沿岸居民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直排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马角涌及下游茅湾涌的水环境明显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也随之大幅提升。

告别黑臭,清新环境重归身边

马角涌作为茅湾涌的支流,长期面临暗渠混流污水溢流入河的难题,水体黑臭问题突出,尤其夏季高温时异味弥漫,沿岸居民苦不堪言。项目团队创新采用“闸泵联动”方案,在暗渠出口新建智能闸口泵站,通过液位感应自动启闭闸门,将污水截流至沙坦路市政管网,彻底切断污染源。“以前窗户都不敢开,一吹风就飘来臭味,衣服晾在外面都有味道。”家住马角涌边的居民回忆道。如今,新建的闸口泵站成功截流污水,减少污水入河,水质显著改善。“现在水清了,味道没了,晚上散步都愿意往河边走。”居民们纷纷点赞。

蚊虫减少,居住环境更加宜人

污水治理不仅改善了水质,还减少了蚊虫滋生。以往,马角涌因水体富营养化,成为蚊虫繁殖的温床,居民饱受困扰。“以前夏天蚊子特别多,喷药都不管用,孩子被咬得满腿包。”村民李先生回忆道。随着污水截流、河道清理,蚊虫数量大幅下降,居民的生活环境更加舒适。

生态修复,打造亲水休闲空间

随着马角涌水质改善,下游茅湾涌沿岸的村居同步受益。监测显示,整治后河涌氨氮浓度下降明显,水面油污和漂浮物基本消失,沿岸的碧道形成了休闲空间。“以前散步要绕开河岸,现在再也不用捂着鼻子绕远路了。”正在晨练的村民指着清澈的水面说,最近还发现了白鹭觅食的身影。

image.png

image.png

马角涌的蜕变,是公用工程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成效的一个生动缩影。随着污水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的持续推进,“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好愿景正逐步成为现实,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家门口的幸福感”。

冲刺“830”目标,两大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期,为了全力冲刺“830”核心主干管完成目标,东凤、阜港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项目昼夜施工,双双取得突破性进展。

东凤项目:日夜鏖战,48小时打通关键节点

东凤镇东阜四路作为连接东凤与阜沙的交通主干道,承担着多条截污管道接驳任务,交通压力巨大。为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居民的影响,项目团队与交通部门紧密协作,严格落实施工报备制度,科学安排夜间作业,有序完成和平大道北及和平大道鸡鸦水道至主管的接驳工程。

针对东凤镇地质流沙严重的问题,项目团队创新施工工艺,将高压旋喷桩改为小导管注浆土体加固,不仅缩短了施工时间,还加快了接驳进程,减少了占道施工时长。8月16日,经过48小时连续奋战,东阜四路与东阜三路成功贯通,标志着东西罟片区生活污水及周边厂区工业废水向东凤镇污水处理厂的输送迈出了关键一步。

image.png

阜港项目:迎难而上,截污管网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

阜港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项目同样传来捷报。随着阜港公路主干管顺利通水,纵四线主干管即将全线贯通,为阜沙镇截污管网体系构建了坚实骨架。其中,纵四线全长1.97公里,完成率达99.96%,仅余6米收尾工程;阜港公路西段1.44公里实现100%贯通,东段1.521公里完成99.74%,剩余4米即将完工。

image.png

在施工过程中,面对接驳现状井降水困难、桥涵段地基处理桩密布、高水位与流沙地质叠加等施工难题,项目团队攻坚克难,通过分段封堵、大功率抽排、旋挖钻机取桩与拖拉管扩孔、注浆加固、松木桩基础、抛石挤淤等创新工艺,成功攻克技术难关,为不久后截污管网系统正式接入现状井并直通污水处理厂奠定坚实基础。

公用集团下属公用工程将继续以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措施,推动未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为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中山贡献力量。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