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安全问题是影响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问题,在饮用水水源污染日益加剧和饮用水标准不断提高的双重压力之下,我国供水行业面临空前的挑战。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的重镇,荟集着一批优秀的科学家,形成了一个团结务实的供水技术研究团队,在水源地保护、净水技术以及水质安全管理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前瞻性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水网有幸在近期采访了实验室主任杨敏研究员,请
进入
目前,臭氧—活性炭技术是国际上得到认可和被广泛采用的一种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也是
饮用水中,一直广受关注的就是各种异嗅味。饮用水中的异嗅味不仅影响生活质量,也会引起消费者对饮用水安全的担心。然而,由于产生异嗅味的物质都是水中一些极微量的物质,如藻和放线菌产生的二甲基异茨醇和土嗅素在水中只要有几个纳克/升人就能感觉得到,对这类物质的分析和识别一直是一个问题。水质学实验室建立了高灵敏分析方法,对二甲基异茨醇和土嗅素在国内一些主要水源的分布情况及其产生规律开展了调查研究,并配合一些水厂开展了嗅味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工作。这类嗅味物质可以通过粉末活性炭吸附和臭氧氧化予以去除。其中粉末活性炭投加是一个投资低、应用灵活的嗅味控制技术,在日本有很多的应用。
但是,在对各地的水源调查中发现,有些异味不是由二甲基异茨醇和土嗅素引起的。为了对各种异味物质开展系统研究,实验室已经从国外引进了可以识别异味物质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Sensory—GC仪器,并派专人去台湾学习仪器的应用技术。
我国许多地下水中存在高砷高氟的情况,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杨老师98年作为百人计划入选者回国后就启动了除砷除氟的研究,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不仅在砷氟去除机制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在新型吸附剂的研发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利用新型除砷吸附剂在北京郊区成功地实施了现场中试研究,为彻底解决高砷饮用水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作为我国饮用水研究的重要基地,水质学实验室除了以上的研究以外,还在水源地保护、水质安全评价、高效混凝技术、管网稳定性控制技术以及安全预警技术等方面承担了许多国家及地方的科研项目,这些科研项目的成果也会为提升我国的供水工艺技术与水质管理水平,保障我国的饮用水安全做出重要贡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实验室也积极地进行了硬件建设,不仅配备了功能齐全的分析仪器,还建立了多套现场以及实验室模拟设备,形成了一流的科研条件,为更好地开展科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谈到供水安全时,
采访的那天正好是周五,可
后记:在松花江污染事件后,环境问题与应急措施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水质学实验室参与了科技部启动的一个应急专项,并负责其中一个有关硝基苯污染评估及其环境行为研究的课题。
(中国水网 谢晓慧)
编辑:谢晓慧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