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河溪的水质指标达标率,由1986年的49%,升至2005年的85%;约81%监测站的水质指数属于「极佳」或「良好」。同期海水的水质指标达标率,也由76%升至85%。
环境保护署高级环境保护主任郭王晓瑚接受《政府新闻网》专访时表示,有效控制水污染,除了持久、定期地监察水质,有效执行环保法例、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收集系统,同样重要。
每月实地监测河水
80年代《水污染管制条例》实施后,10个水质管制区即逐步建立,加上《废物处置条例》,由工业活动及饲养禽畜产生的污染,已大大降低和受到控制。
目前环保署在香港30条河溪,合共设有82个水质监测站,每月实地抽查水样本;并使用水质指数量度污染程度。根据水质指数,水质可分为「极佳」、「良好」、「普通」、「恶劣」及「极劣」级别。
在过去20年,全港4个区域的水质均有改善。新界东的水质指标达标率,由57%升至93%、新界西北由21%升至69%、大屿山由72%升至99%;新界西南与九龙由49%升至88%。
至于海水水质监察,监测船「林蕴盈博士号」负责收集海水样本作监测之用,船上设有温盐深多参数水质剖面仪,可即时测量不同水深的水温、盐度、溶解氧及混浊度。
维港水质持续改善
环保署在本港海域设有76个水质监测站,每月收集水样本,并在45个海底沉积物站上,每年采集两次泥土样本;并定期在设于避风塘、游艇碇泊区及政府船坞内的监测站收集样本。
郭王晓瑚表示,整体而言,虽然海水水质较河水稳定,并有高稀释能力,但地理环境、人口密度和各类活动,均引致水污染。
2001年展开的净化海港计划第1期,对提升维多利亚港水质发挥良好作用。维港水质管制区的水质达标率持续上升,至2005年达83%,远高于2001年的59%。维港东部、东部缓冲区及将军澳水质管制区的溶解氧水平升约10%,营养物及机污染物含量则跌10 - 30%。
新界北扩污水系统
鉴于2005年本港河溪约14%监测站仍录得「恶劣」或「极劣」级别水质,新界西北河区的水质指标达标率较其他区低,故未来数年将推行措施改善区内水质。
该措施是按照污水收集整体计划,把公共污水收集系统扩建至北区、元朗及锦田。目前全港93%人口已享有污水渠设施。
北区内72个无污水管道的乡村,在2015年前完成污水收集系统;元朗及锦田内44个乡村的工程,则预期2013年前完工。
编辑:谢晓慧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