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市政公用事业民营化与区域性水务

时间:2005-12-04 16:18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张国锋 罗文斌

评论(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经济市场,这种辽阔本身就决定了不同区域的差异。对于水务工作者来说,我们在开拓市场的时候除了要对项目本身的技术因素分析把关,还要充分权衡不同区域的历史文化、人文地理、经济环境等因素,某些时候,后者对于我们经营能否成功的影响非常大。
市政公用事业一般指与城市生产、流通和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各项事业的总和。城市的环境卫生与安全、交通运输、水、电、气、热的生产、供应与分配以及其它公共日常服务,均属于公用事业的范畴。对于水务工作者来说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对于城市水业发展带给我们的机会以及如何把握这些机会的种种思考和尝试;尤其是如何去看待和权衡这里面的风险,找寻到有效规避风险的途径。简单说,就是一个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城市水业发展到今天,对于我国是走美国模式还是走欧洲模式,我们仍然难下定论,当然这是有诸多因素决定的。但是我们必须明确一点:我国市政建设、运营的主动权永远掌握在政府的手中,企业如果单方面取代政府的主动权,那将会对现有的政府组织功能造成极大的影响和冲击!就这一问题,四川邛崃新城建设引发的讨论以及今后事态的发展都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在城市基础建设的进程中,民营资本或以民营资本为载体引进的资本确实能够解决政府一时的资金短缺问题。资本是具有趋利性的,这些资本的代言人能够与政府在那个层面上合作将决定其未来收益的大小和其投资风险。对城市基础建设中的城市水业,目前我认为可分三个层面:
  
  1 项目合作

  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落后的城市基础建设已经与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产生了不协调,在地方政府难以拿出足够的资金来解决这种不协调的时候,"市场"机会就到来了,引入外资与民营资本就已经提到了日程上。就目前来看,民营资本与政府的合作方式多种多样,以下列举几种类型的合作方式:
  (1)或多或少涉及到产权的准BOT(特许经营权)模式:如BOT、BT、TOT、BOO及其变种合作形式,目前市场上已经有许多合作的案例,比如清华同方在哈尔滨市太平污水处理厂的项目。
  (2)或多或少涉及到产权合作的特许经营模式:透过产权合作引入资金和管理模式,比如比较成功的深水集团打造的"焦作模式",首创马鞍山项目等。
通过观察这些公司拓展业务的方式可以看出他们是在做项目还是在做市场,或者说是在运作一个产业。
  对于城市水业来说,BOT方式已经在全国上下红红火火,政府通过对具有地方特色"BOT"进行招标来引入"外部"资金,这也确实解决了地方政府财力单薄,无法满足城市化进程中日益凸显的对公用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矛盾。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其另一面,站在投资而不是投机这个角度上来讲,这里面存在风险还是非常的大,特别是与区、县一级的政府直接单方面合作,存在的变数除了人们比较关心的政策风险外,经济风险也是非常大。在目前包括金融制度在内的各项制度、法规不健全或没有明确的情况下,政府对参与公司的水平和层次很难去把握,这确实也为企业提供了不少投机的机会。对于政府和企业来说这就加大了项目投资及运作的风险。我们很难想象,简单地通?quot;BOT"进行招标来引入"外部"资金的方式来建设城市水业。有些民营企业对IRR(internal rate of return)为3%甚至为0的情况下,还非常热情地参与项目,这是否会真正给当地居民和经济发展带来好处?这一问题还有待于时间的检验。
  对于想在城市水业发展和通过参与到其中能够达到至少是"三赢"(有利于当地政府,有利于当地的居民、企业,有利于投资商)的投资商而言,如何才能避开这种没有游戏规则和慧眼裁判的无序竞争呢?如何识别优质水务资产并且把其纳入到自己的企业呢?如何才能保持水务资产的保值增值呢?很多问题还有待我们自己去把握,仅凭几张纸的合同或简单的承诺似乎又很难发挥作用。
  以下是涉及到项目合作方面的几点参考:
  (1)区域性问题(区位优势,经济状况沿革,产业结构沿革等)
  (2)产业链问题(水务资产所在位置、规模及占有的可能话语权)
  (3)政府的主导思想、执法力度及政策风险预测
  (4)项目的资产构成及现金流情况
  (5)融资渠道、融资方式和可以利用的融资工具
  (6)当地居民平均收入来源、收入结构、收入水平
  (7)水价及收费性质及方式,水价的构成及历史沿革
  (8)居民对水价的承受能力、历史调价沿革及未来调价空间
  (9)人文地理环境因素特色及外界可融合性
  (10)可能的项目公司结构及可能的避税安排
  (11) 参与人员构成及人员风险
  (12)财务分析及财务风险
  (13)设备折旧安排
  (14)降低成本及费用(运行、财务、土地等)空间
  (15)优势外来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16)项目技术分析(工艺技术、环境等)
  选择合适的区域,选择性地开拓水务市场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在未来1~2年或国家对水务的宏观调控过后,这场淘沙过程的阶段性结果就会显现,或好或坏的合作方式、或优或劣的水务资产会浮出水面。新一轮更加理智的、战略性的城市水业竞争才会到来!这里,我们把水务资产的整合与投融资平台的打造与对接再次提出来,因为这将决定水务公司是否能够进入下一轮竞争并且获利。目前的合作还只是较浅层面上的,让我们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

  2 地域性水务合作

  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带有明显的区域经济特色或流域经济特色,比如说长江三角洲经济带、珠江三角洲经济带、环渤海经济带、成渝经济带等等,以及现在人们非常关注的泛珠三角概念。为了便于推动某些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央或地方政府制定的一些政策或法规具有某些倾向性。通过帮助当地政府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进入这一层面,争取一些发展空间并获得市场不同层面的认可,这对于企业价值的实现将是一个经营理念上的超越,这种层面上的合作取决于两个方面:
  (1)企业是否有"思路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出路"的认识;是否对中国当前的政治、经济形态有充分的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地域性环境进行分析,找寻切入方向。
  (2)企业是否能够通过共同的纽带关系整合相关资源。个人能量及影响力是有限的,不同层面利益共同体的打造和核心"驱动力"的准确把握将使我们能够串起足够多的音符,演奏出美妙、和谐的乐章。
  首先来看我给"区域性水务"下的定义:"区域性水务"指在国家综合规划的前提下,本着保护环境及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一定的区域内(比较富裕且开明)由专业的水务公司帮助当地政府通过对区域内的水资源进行综合与专业的规划,打破平衡、打破常规,通过对产业链的完善与优化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水资源整合与利用,把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及城市水资源生态建设中,促进水资源利用与人口、环境及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提高当地水务资源的价值、提高城市品位等,以达到多赢的企业目的。
  通过对市场表现的分析和来自政府高层政策信息的反馈来看,这种运作方式还是非常受欢迎的!
  要想在区域内占有一定的优势和发言权以及得到市场不同层面的认可,具有一定的水务资产规模非常重要,我本人认为规模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1)在水务产业链上占有的位置是否有优势、占有的相关资源是否足够多以及是否有代表性。从目前情况来看,供排水一体化(包括供水管网)运作方式就有这些优势。无论以污水还是供水切入到一个区域内,如果能够把相关的供水和排水(包括供水管网)打包一起做,就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提高收益率。
当然,在前期这样做可能会造成明显的财务压力。所以在资源整体打包的同时,也要适当地把供水和排水(包括供水管网)分散到子项目公司,以期在某一项目子公司取得良好的账面财务数据,以便提供获得资本市场支持的有益题材!
  (2)达到一定的水量规模。在一定的区域内达到一定的水量规模可以有效的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这样就可以做到主业突出、盈利模式清晰明确、项目具有代表性、便于管理、有效降低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需要对"区域性项目"整体进行必要的设计,单纯的污水或自来水的竞争性以及未来的盈利能力都不是很强!洪城水业、首创股份、创业环保等不同运作方式和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在市场的表现和市场的反应对我们会有非常大的启发。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只有自由竞争条件下的企业市场行为才能够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国家及各级政府的调控只是对市场经济的补充,而不能代替市场机制的作用。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和明确,我国经济仍然具有鲜明的转轨特征,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市场经济体系,但是在重要领域,政府部门仍然掌握着本应是由市场配置的资源,政府在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中仍拥有极大的权力。民营经济扩展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市场对资源配置占主导的经济体制和已经基本成熟的法律环境,而当这一切仍处在建设之中的时候,民营经济的扩张将产生两种结果:第一,导致政府与企业在资源控制权中的冲突;第二,促使民营实体事实上形成与政府相关机构的有机结合,通过政府获取其完成市场扩张所必需的资源。
  现在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依然模糊,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政府正在由"运动员"与"裁判员"的双重身份转变成单一的"裁判员"身份,在这场转变过程中,政府能否快速的转变还有赖于许多博弈关系的平衡,但是,"这场转变期间是我们城市水业的"加法"过程,一旦政府转变完成并清晰后,我们面临的将是"减法",这些认识会对我们公司战略目标制定及战略伙伴引进、步伐调整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引用某位专家的话)
  "特许经营权管理办法"、"行政许可法"等相关办法及法规的出台,无疑会从某种程度上加速政府的转变速度和解决经济体制和政府体制发展的不均衡问题;对城市水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权、责、利"的相对明确化和相对保障化,但是似乎还不够,否则不会出现水行业是暴利行业的说法。
  所以我们水务工作者要"与时具进",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
  区域性水务项目公司与当地有实力、背景和闪光点的公司进行充分、深入的合作,无疑会是切入项目地缘环境的一种有效方式。这种合作也会促使水务资产在保值、增值及项目整合上争取到更多的便利条件。我们以及我们的关联方是否能够得到政府及社会各相关利益阶层的认可和认可程度,将是我们能否融入当地社会环境中的关键。我们必须通过为项目地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来提高外界对我们的认知度,深入到当地的经济之中。当然,这一层面的合作是互动的。我们一旦深入到当地公用事业性行业大盘中,我们所产生的作用就会影响到区域经济在市场上的表现,我们必须确确实实的以达到"多赢"的方式来维持和提高这种合作的持续性,这也是每一位领导和居民所希望看到的。再让我们把眼光放远一点……

  3 经营城市

  通过以区域性水务切入到城市公用事业性行业中,并且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认可之后,能否把这块蛋糕继续做大、做强,完全依赖于操盘者的认知、机遇等因素以及当地、当时的经济发展程度和政府的认识程度。
  城市经营的概念:运用市场的经济手段,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源(如土地)、人工构建资源(如路、桥)及相关的延伸资源(如路、桥的冠名权)和其他经济资源要素等进行集聚、重组和营运,即将城市可以用来经营的各种资源资产化,实现资源配置在容量、结构和秩序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以提升城市价值,实现城市有形和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
有了这种思维上的提升,实现价值的机会和空间就会迅速扩大。以城市水业的管网为例,在经营城市这个理念的指导下,如果把"供水管网"、"排水管网"等城市地下管网设施统一为"城市管网",仅两个字的差别,我们操作的空间就会立即放大,就会给予市场无限的想象空间。如果说水务管网是城市水业的命脉,城市管网则是一个城市的命脉,我们现在已经无法离开"水、电、气、热、通讯"等设施,而每天城市的破膛工程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和政府职能部门带来了许多不便。如果能够把经营"水务管网"提升到"城市管网"这一层面,水务公司的存在确实会给当地带来一些非常明显的便利。这只是"区域性水务"有了好的"业绩表"后,进一步帮助政府"经营城市"的一个例子。
  优秀的民营企业与政府的有机结合,可以使其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从城市水业这个角度来看,不但可以培育出规模大、层次高的、能够代表当地政府和居民利益的公司帮助政府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确确实实为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满足人们对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要求,便于维持一个安全、稳定、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这也是公用事业民营化的初衷。

编辑:武红霞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