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四川发生了八级强烈地震,震后灾区的水环境牵动着所有水业同仁的心。水业同仁积极开展了“援水工程——水行业在行动”的系列爱心活动,很多水业专家也纷纷赶赴振灾前线为灾区提供专业性的援助。
为了从水专业领域给抗震救灾工作提供更有价值的系统建议,中国水网和清华大学环境系于6月2日联合举办了第十一期水业高级技术沙龙,来自学术界、企业界的水业专家围绕“抗震救灾与水环境”这一主题,结合目前灾区的实际情况和遇到的问题,针对地震灾害中凸显的环境监测问题和震后的供水安全与水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从水专业角度给下一步中央的抗震救灾工作提出了参考性建议。
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陈吉宁在发言中强调,灾后的应急期、安置期、建设期都面临着不同的环境问题,随着时间推移,安置期和建设期的环境问题会越来越突出和严重,环境问题的妥善解决在灾后重建工作中不容忽视,要对环境问题及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分时期的战略布局和安排。陈校长指出,在应急期各项防范措施应科学选择,系统考虑到相关的环境安全影响,首先要关注的是化学品污染和大型水源地的保护,这两个问题解决后,要把饮用水的微生物安全保障作为核心问题;而安置期则要重点关注降雨带来的次生环境污染、对可能产生污染的行业的严格监控和恢复供水后可能出现的问题。
本次技术沙龙上,各位专家也对这次地震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一是环保监测能力和管理能力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应急情况下的监测需求;二是日常污染源管理不到位,实际存在的风险源比平时统计的要多,应加强污染源和化学品源的日常管理,建立详实的信息库;三是以前制定的很多应急预案没有执行能力,不能有效应对真正的紧急情况。这些问题对我国其他地区的水环境和供水安全问题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继第十一次水业高级技术沙龙后,在将于6月19~20日召开的“2008水业高级技术论坛”上,主办方中国水网和清华大学环境系特别增加了关于抗震救灾与水环境的热点讨论,届时,第十一期水业高级技术沙龙的核心专家将在技术论坛上与参会代表共同分享本次技术沙龙上达成的共识,讨论灾区饮用水安全的保障措施,思考震后灾区水环境面临的问题。
编辑:王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