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中国水业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下称中国水业)与沈阳水务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沈阳水务)订立了意向书,将在沈阳市建立一家合资公司从事供水项目。消息传出,业内一片哗然。沈阳以资产形式出资,与企业“合伙”已非首次,中法水务和汇津均难逃“不欢而散”的宿命。中国水业此次“出征”沈阳,状态如何?中国水网记者近日连线了中国水业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营运总裁刘百粤。
“前车覆” 覆于诸多历史因素
刘总首先表示,对此次中国水业与沈阳水务的合作抱有很大的信心。对于过去中法水务、汇津等企业与沈阳合作并不愉快的事情,刘总说,“合作不成功受诸多具体因素的影响,像历史条件、合作双方之间的沟通等等,不好一概而论。”历史的车轮飞速旋转不断前行,长期以来,沈阳一直是东北的工业重地,近年来发展迅速,水务行业亦是其重点发展的对象。像近来沈阳水务集团的成立等,都会对沈阳今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前车之鉴”在如今飞速发展的社会并非做决策的唯一标准。“选择沈阳,是看准了沈阳的发展潜质,一个项目的成功与否,往往和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的扩大有着很大的关系。”刘总说。
同时,刘总对此次项目的合作方沈阳水务也是赞扬有加。他表示,沈阳水务作为政府领导下的国营企业,长期以来负责着老城区周边的供水服务,在当地有着一定的影响。在合作信誉上也是绝对信得过的。
改革开放涉足公用事业 产权多元大势所趋
中国的很多城市,政府与企业在公用事业方面的合作已屡见不鲜。刘总表示,国营企业走向市场化企业改革,是大势所趋。他解释说,如今改革开放的步伐已在公用事业的领域中展开。通过改革体制、对外引资对国营企业而言可以从合作中盘活资产,引进资金,最重要的是引进先进的管理体制。通过经营管理体制的改善,在公用事业方面的发展上可以更好地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政府和企业合作后,公用事业的发展上会提升一个台阶。”刘总认为,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前景十分光明。
合作水厂“社会责任”并非缺位
供水企业在百姓的意识中是福利性企业,承担着很大的社会责任。而很多人认为,合作水厂在经营理念的‘社会责任’方面往往是缺位的。
刘总首先表示并不赞成这种说法。他说,国内的很多城市都在走“企业与政府合作”的道路。从大部分城市来看,合资合作之后,不但企业的经济效益上去了,而且也有着很好的社会效益,而社会效益正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
而所谓社会效益是指供水更加安全。“因为有了资金的融入,所以在管道维修和保养方面的工作更加及时到位了。”刘总说,这样就不会像以往一样因为资金的缺乏,而拖延问题的解决时间,从而因为设施的落后而使水质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了。
刘总还介绍说,国营企业负责范围内的很多管道都有着几十年的悠久“历史”,大量管道漏水率很高,甚至达到30-40%,为了保证供水效益,政府也想要千方百计降低漏水率。“100吨水希望可以保留到80%,比原来多留下10-20吨,这样一来,效益就出来了。”刘总说。这就必然要重视管道的维修、保养、改造和重建等等,而资金是不可或缺的。有了资金,有了经济的管理,在供水安全和供水卫生上,合资后都会有所改善。
同时,刘总还表示,政府与企业的合作也会使国营企业“大锅饭”的意识逐步淡化,从而使得企业和人员的竞争意识逐步增强。
中国水业勾勒内地发展宏伟蓝图
中国水网记者了解到,中国水业现已运营的供水项目的日供水能力达260万吨左右,已签意向和正在评估过程中的供水项目的日供水指标也已达200万吨。中国水业对现阶段这样的供水规模还不满足,刘总信心十足地对记者说,“中国水业的目标是在3年之内,在全国的各省市都要有自己的项目,总的日供水规模要达到1000万吨。”
同时,中国水业的着眼点也不仅仅在供水,其同样也希望在污水处理领域大展手脚,刘总表示,希望在3年内中国水业总污水处理能力至少达到200万吨。
透过刘总勾勒的蓝图,我们已看到了未来日趋强大的中国水业正一步步地向我们走来,也看到了水业市场愈发辉煌的明天。(中国水网 张倩)
编辑:张倩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