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宏观经济政策令环保市场悲喜交加

时间:2008-11-27 14:52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李建军

评论(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甚至是即将演变成的经济危机,国务院出台了拉动内需的十项措施,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并且在未来2年多的时间内安排4万亿元资金用于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资金规模支撑。在十项措施中,涉及环保领域的包括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从政策层面看,对环保产生很大的利好,但从社会资本角度出发对环保市场的反映却是悲喜交加。

挤出效应明显

宏观政策的4万亿资金由政府使用,使得原本计划市场化运作的项目转而由政府直接投资,对社会资本存在明显的挤出效应。作为中国民营环保企业的代表之一北京桑德环保集团文一波董事长明显感觉到了这样的形势,他指出,污水处理市场化进程5-6年的时间,通过市场调动资金,去年的初步统计分析有近50%的资金来源于社会资本。但是,目前地方政府谈BOT项目已经不积极了,或者条件很苛刻了,而且数量还比较多。国有环保企业代表的北京首创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郭鹏同样认为,在高兴环保投入的同时,却发现这些钱同这些企业没有多少关系,政府主导的排水处、市政局相关部门自己使用这部分资金了。

非理性投资打击原有的市场机制

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认为,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政府强调环保,有让环保使经济降温的作用。目前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情况下,环保有被淡化的可能,一方面这些投资项目来不及作环评,另外简单的粗放的投资会严重冲击原有已经建立起来的市场。目前的情况下,尽管4万亿资金规模中有一部分用于环保投资,但是肯定会冲击原有的市场机制,在来不及完善价格机制等的情况下完成的投资会严重冲击产业的发展。

傅涛预测,未来一两年之内会增加很多非市场主体进入到市政领域,短时间无法领悟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成功的经验和教训,如果简单地处理这些市政项目的话,改革必然走向倒退。

利率下调有利环保企业扩大投资

央行27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利率1.08个百分点、存贷款准备金率对大型和中小型金融机构区别下调。这样的双率下降的“大手笔”调控对于企业融资带来利好消息。郭鹏认为,各地政府都希望提高效率,环境产业服务的社会资本都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能够解决政府效率的问题。同时,国家一再强调,拉动内需的基础设施投资是引导性投资,而不是单纯的硬性投资。对于专业性投资公司、运营公司等机会相对来讲还是很大的。

资金使用方式是行业关注焦点

在11月26日环境服务业商会举办的第二期“总裁圆桌会议”上,对于此次国家市政基础设施投资的使用方式极为关注。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贾康所长认为,公益性政府应该承担的投资在具体的作用上,应同调动私人资本结合起来,实际上是要承认私人资本的逐利性质前提下,形成一个共赢局面,这个原则在市场经济前提下,可能是唯一选择。

贾康所长总结说,对于政府资金从目前情况下分为三种使用方式,一是贴息贷款,属于无偿使用;二是入股资金,必须按照现代产权制度规定的程序,可能不是主导形式;三是无偿资助性质。公共资金具体化的运用形式,对于它的性质来说是最要紧的。第一种和第三种形式现在一直在使用, 贾所长感觉到越来越多地用贴息的方式,因为它具有放大的效应,也是最值得开发放大功能的一种形式。资助可能不能排除,有些地方政府用资助用惯了,程序看起来很清晰。入股比较麻烦,怎么样有效地实行国有资产应有的权力,怎么样得到资产收益,可能很多事情是模糊的,管理起来很棘手。领导一般不敢在这方面签字,承担责任,这个就比较犹豫。

韦纪宁先生列举了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的经典项目资金运作的方式。北京市政府特别采取了“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模式,政府首先对投资项目进行公开招标,然后与中标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并且交由企业方经营。一定年限之后,项目产权移交给政府。如果这种操作模式能够在市政基础设施此次投资拉动中使用的话,资金的杠杆效应就可以充分发挥出来,社会资本的效率也可以得以显现。

编辑:张倩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