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网讯 随着“十一五”尾声的日渐接近,节能减排作为当前水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其工作的进展备受瞩目。而水行业开展节能减排,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是有力的保障。工信部节能司综合利用处处长黄建忠在首届水工业信息技术应用高峰论坛上表示,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将解决水行业生产水、供水的过程控制与管理智能化,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基本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自动化、信息技术将解决水行业排水、污水处置的过程控制与管理的智能化,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环境保护和最大限度的水的循环利用。
从70年代起,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的水行业中得以应用,到90年代,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在水行业中得以重视。提及近20年来,我国水行业在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应用方面得到的长足发展,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总共杨宪力介绍:“新建项目大都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大部分老项目改造也完成了自动化系统与信息化系统的改造,水行业从手动控制向自动控制、远程控制方向发展。同时,应用范围已经普及到运营管理、计划、财务、设计与施工等的各个领域。应用的重点,逐步转向水行业中水处理和输配过程的模拟以及优化调度方向。”
杨宪力表示,尽管在水行业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取得了上述成绩,但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关于水行业的自动化、信息化发展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与钻研。
整体发展水平尚需提高
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还相对滞后。主要体现在发展的不平衡和应用水平方面,其中大城市、大规模项目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远远高于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的中小型城市、中小型规模项目。中小型城市、中小型规模项目大多也都装备了自动控制、监控系统,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相当一部分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应用水平方面,总体呈现硬件设备安装的多,软件应用的少;单项的简单应用多,能支撑管理和决策的应用少。决策支持系统尚未得到应用。
开发水平较低
由于受到资金和技术的限制,一些项目中减低了可靠性指标,以致系统经常发生故障而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及时选择了可靠的系统,但由于维护管理问题和某些开发商片面追求利润而不顾软件开发质量,将粗制滥造、尚不完善的应用软件提供给用户,也造成了系统功能不完善,个别系统甚至故障频发。
缺乏适合的标准和规范
缺乏适合的标准和规范已经成为约束水行业自动化与信息化发展的瓶颈,范围涉及系统的设计、招标、施工、调试、验收、运行、管理等各个阶段。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测技术、手段和相关标准,在涉及、订立合同、验收时只检验功能而忽略重要的性能指标,为整个系统埋下了很大的隐患。因此,采用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手段、制定量化的检验标准,提高设计和开发单位的水平,成为目前该领域的紧迫工作。
言及自动化与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与热点问题,杨宪力认为,提高对生产设施(过程)监控的可靠性,保证对生产设施(过程)数据高性能采集与存储,将过程数据转化成信息,辅助分析决策,运营管理。这些都有待于不断完善。同时,建设水资源调度模型,实现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合理分配利用,也是当前面临的迫切问题。
据悉,自动化学会理事长戴汝为院士为于18日开幕的,由北京亚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机电委员会主办,中国自动化学会协办的首届水工业信息技术应用高峰论坛致开幕辞。
编辑:姚森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