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一号文件”升温水利给水务带来什么?

时间:2011-03-31 10:02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全新丽

评论(

    在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以前,水利部专门起草了给国务院的意见,意见经过中组部和国资委的会签,这些部门都同意把考核指标纳入到对大型国有企业以及地方行政首长的综合评价体系里面去,责任主体更加明确,直接考核政府主要负责人。
   
    这份文件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将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水资源考核制度等。

    在3月24日中国水网和清华大学主办的2011城市水业战略论坛上,水利部水资源司官员石玉波说,与现行水资源管理制度相比,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最严格”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制度体系更加严密与精细;二是管理目标更加明晰;三是实施措施更加严格,包括区域限批,包括其他已有的措施;四是责任主体更加明确,明确各地的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水资源管理保护负总责。

    当前我国水资源管理投入不足,计量监控设施不足,法制体制机制以及管理能力不能适应管理的要求,这些都需要改变。

    关于用水总量控制,因为今后的用水总量是刚性的,新增水量怎么来解决呢?石玉波说,第一、水权流转;第二、鼓励采用非传统水源。针对城市污水处理回用,我国制定了一些优惠的政策,如两部委(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已经制定了对再生水水产企业免征税的政策。像北京目前是36亿立方米的总用水量,其中6.2亿立方米的再生水。中国正试图通过财税优惠等方式来鼓励地方加大再生水的利用力度,水利部还会同其他部委继续出台有关的鼓励措施。比如,水利部已经跟法制办联系,要出台一个污水处理回用条例,现在正在立法调研和起草征求意见阶段。另外,水利部制定了到2015年的城市污水处理回用以及再生水利用的规划目标,预期到2015年全国污水处理回用要达到10%以上,到2015年加上污水处理回用和海水淡化,预期非传统水源开发量能达到50亿立方米左右。同时,水利部也在联系财政部等部门,争取出台污水处理回用设施以及再生水管网的以奖代补政策。

     关于节水效率,目前水利部正在进行相关的工作,即建立水效标识。类似于能效标识,今后要分级建立水效标识,对产品的节水性能,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用水的情况进行分级分类,给社会一个分类的指导性的工作。

     关于水功能区限制纳污,计划用5年时间,水功能区的综合达标率要达到60%,这个难度还是非常大的,尤其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纳污能力相对比较小的地区是很大的挑战。当然这也给治理水污染的企业,包括一些减排技术,带来了大的发展机遇。限制纳污的考核指标是指向水功能区的达标率,对相关的监测设施,包括监测车,在线监测的设施,巡测和定点测提出了要求,给有关企业带来了机遇。在2011城市水业战略论坛上,中国水网记者针对“一号文件”涉及到的水功能区纳污限制等问题采访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司长赵华林,他表示,环保部有关的配套文件、措施也正在制定中。

     通过多年的建设,我国环保部的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水利部通过跟财政部协商,准备启动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核心是构建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以12000个国控监测点作为基础,以40个各级监控平台作为处理中心,目前水利部已经启动这方面的投入。预估现在的市场每年10个亿人民币左右,如果水利部规划实施从明年到后年开始,那么,水资源的在线监测,包括软件研发和系统集成,这方面的市场每年再增加20个亿。

    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博士在2011城市水业战略论坛上说,“一号文件”对水行业产生的影响相当于土地管理政策对房地产行业产生的影响。这意味着,资源在水的市场体系所占的位置更加重要,原水比重会加大,同时,污水处理厂出水的使用权问题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点。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后,会改变整个价格体系中资源、服务的比重。

    同时资源问题的加强也会改变现有的服务模式,因为资源是流域的,而中国现在的服务体系是市政的,依据地方人民政府,或者行政体系,人为分割了供水的服务。随着城乡一体化,随着流域比重的加大,中国会出现类似英国水务流域管理体制的一些探索,出现一些小流域统一供水、污水服务的趋势,傅涛认为5年后一定会出现这样的试点。以流域为基础的服务跨出了县以上人民政府,改变了以行政为核心的服务体系。之前中国虽然有些公司(如首创股份)在倡导流域治理,但如果没有资源的把手,很难突破地方行政的制约。“一号文件”的出台带来了契机。

    可以说,“中央一号文件”不仅触动了水利系统,也给水务行业带来了切实的影响。水利部正在细化各项配套措施,制造了一些市场机会,如对非传统水源的重视和优惠政策,让海水淡化、再生水回用的相关企业有了良好前景;对监测系统的建设,给一些以前市场较小众的企业带来一些发展机会。对水资源管理的严格也会对水价体系、流域治理等产生重要影响。
 

编辑:周芸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