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逢雨必涝:是必然还是偶遇?

时间:2011-08-16 08:48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孙宁

评论(

  6月9日至24日,5场特大暴雨相继降临武汉,武汉市主要城区平均降雨量达到417.7毫米,主要城区渍水严重,严重影响市民出行。7月21日,武汉市水务局一副局长因排渍不力被免职。

  北京6月23日、7月26日的两次强降雨中,城区交通均陷入瘫痪,很多路段因为积水过深,无法通行。在北京市区的环线上,车辆排队行驶缓慢,甚至在大部分路段,步行的速度要比机动车快得多。

  7月3日下午起,成都遭遇今年以来最严重的一场暴雨,市区大雨滂沱,雷鸣电闪,部分地方出现积水。据统计,最大降水出现在成都市区的一自动站采集点,5小时内降雨量达到215.8毫米。

  7月12日,南京再次迎来暴雨天气。经过一整夜的降雨,城区部分低洼地出现了内涝,导致城区部分路段交通拥堵,给市民生活出行带来了不便。暴雨还南京禄口机场多条进出港航班延误。

  ……

  近年来,城市内涝日益严重,倍受社会关注。今年入夏,武汉、广州、北京、成都、西安等城市屡陷“水城”窘境,城市排水系统在强降雨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351个城市进行了城市排涝能力的专项调研。结果显示,2008年至2010年间,有62%的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内涝,其中内涝灾害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

  缺乏统一协调结构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指出,目前的排水系统是按照两年一遇的洪水标准,地下管网分属不同的部门,“雨水的排水管是市政方面管;污水的排放管有的地方是环保部门管,有的地方是有专门的排水集团管;都分属在不同的部门,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协调机构。”

  “城市内涝是‘系统性疾病’,涉及规划、交通、水利、气象等诸多部门。只有建立一套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才能形成合力。而要把排水蓄水结合起来,要有更多的资金、技术投入,同样离不开具体执行部门的通力协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杨重光指出,城市地下系统建设属公益性质,难以盈利,很难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地下建设完全需要政府投入,但各地投入又都不够。

  地面硬化是祸根?

  北京市水务局局长程静曾指出,随着城市的发展,路面的硬化面积不断扩大,“过去一般说径流系数在0.3-0.4左右,而现在能达到0.7,甚至更高。”

  环境教育学者李皓指出,目前多个城市出现积水问题,并不只是地下管网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城市硬化现象严重。“很多城市存在一个很大的误解:硬化就是现代化,现代化就要告别土地,让土地变成混凝土,追求豪华亮丽,这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城市大范围硬化后,雨水只能往地势低的地方流,马路成了排水沟,立交桥下、隧道容易积水,形成了城市内涝。”

  李皓还表示,雨水是甘露,是老天爷给大地的水资源,应当设法留住。改一改做法,让雨水流到一些人工湖中,将水存起来,成为有利于城市发展的水资源。来了雨,最好的方法是就地渗入地下,变成地下水资源。“6月23日北京的降雨量平均约为50毫米,北京的面积有1.67万平方公里,一算就知道,这次大约降下了8亿吨水。北京目前一年的降水量在95亿—100亿吨。这么宝贵的水资源,如果能留住,就能缓解北京的缺水情况。”

  绿地蚕食何时休?

  8月13日晚,北京城区再临暴雨,部分城区积水过多致百辆车 “泡澡”。

  随着城市扩张开发,河湖与绿地的面积日益减少,相关专家认为,河湖和绿地消失是造成内涝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说,河流、湖泊等湿地能够消纳雨水,但是现在调蓄水的湿地却变成硬制地面。雨水落在硬质地面上,只有10%可以渗透到地下,剩下90%要完全靠地下排水管道排除;而落在绿地上,将有80%渗透到地下,需要排水管道排除的只有20%。面积相同的绿地和硬地,排水能力相差8倍。“从1975年以来北京土地利用遥感分类图上可以看出,从1975年到2002年接近三十年的时间,北京城区的建设用地在急剧增加,而城市绿地则被不断蚕食。”

     部分专家微博观点

  @红菱砚57:近乎疯狂的城市大发展进程中,城市规划不是被严肃的执行,而是被行政命令,匆匆忙忙的扩张,朝令夕改,规划被屡屡突破,加上草率的施工,只能给城市留下无穷的隐患,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远远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从这个意义上讲,公众诟病的城市马路成“拉链”的现象,不过是小菜一碟的表象罢了。

  @数字排水:解决城市内涝,是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全面提高规划、管理、运行水平,并不是简单的提高标准。

 

编辑:孙宁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