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源> 论文>正文

稳定性二氧化氯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

论文类型 技术与工程 发表日期 2002-10-01
来源 《工业用水与废水》2001年第5期
作者 张固诚
关键词 自来水 水处理 二氧化氯 消毒
摘要 自来水厂自制二氧化氯,采用2%的ClO2与液氯组合消毒,在每立方米自来水中投加ClO22.5~3.0g,投加液氯1.0~1.5g的条件下,出厂水和城市自来水管网末梢的细菌学指标符合国家饮用水要求,枯水季节未出现氯酚臭味。

张固诚
(芜湖市供水总公司,安徽 芜湖 241000)

  摘要:自来水厂自制二氧化氯,采用2%的ClO2与液氯组合消毒,在每立方米自来水中投加ClO22.5~3.0g,投加液氯1.0~1.5g的条件下,出厂水和城市自来水管网末梢的细菌学指标符合国家饮用水要求,枯水季节未出现氯酚臭味。
  关键词:自来水;水处理;二氧化氯;消毒
  中图分类号:TU99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2455(2001)05-0017-02

  芜湖市供水总公司为寻求新型消毒剂,解决液氯货源不足和枯水期有时因原水含酚较高,液氯消毒水中产生氯酚臭味的问题,与南京理工大学共同研制开发稳定性二氧化氯,成功地摸索出二氧化氯一液氯组合投加的消毒新方法。

1 采用的ClO2生产工艺

1.1 盐酸-亚氯酸钠法
  以盐酸与亚氨酸钠反应制取,化学反应式为:
    5NaClO2+4HCl=4ClO2+5NaCl+2H2O [1]
  其流程:固体亚氯酸钠水溶后,加入盐酸,用碳酸钠,碳酸氢钠调整pH,常温常压下反应,生成二氧化氯稳定液,生产成本每吨2000多元,二氧化氯含量2.0%以上。现场加注时,通过专用投加设备与盐酸活化剂,进行活化,控制在一定的时间内投入待消毒的水中。不经活化的二氧化氯稳定液不具备消毒杀菌能力。此法生产成本高、转化率低。
1.2 氯酸钠-甲醇法 即R8法
  在酸性条件下用甲醇还原氯酸钠产生二氧化氯气体,气体经冷却后以水吸收制得二氧化氯溶液。R8法1985年在美国投产,由于工艺操作易控制,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目前较为广泛应用。主要原料为氯酸钠(NaClO3)、硫酸(H2SO4)、甲醇(CH3OH),其主要化学反应[2]为:
    30NaClO3+20H2SO4+7CH3OH→30ClO2+23H2O+10Na3H(SO4)2+6HCOOH+CO2
  此法生产的二氧化氯,转化率可达99%以上,原材料比盐酸-亚氯酸钠法可节约一半,直接成本约1000元/t。

2 ClO2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

2.1 ClO2的杀菌除藻的实验室试验
  采用二氧化氯对巢湖水进行灭菌、除藻、除味试验,其结果如表1、表2。

表1 杀菌试验结果 测试项目 不同ClO2投加量时的杀菌效果 ClO2投量/(mg·L-1) 1.2 2.3 4.6 7.0 细菌总数/(个·mL-1) 140 95 67 24 杀菌率/% 67 78 84 94 大肠菌群/(个·mL-1) 40 20 0 0 杀菌率/% 91 96 100 100

表2 除藻、除味试验结果 测试项目 不同ClO2投加量时的除藻、除味效果 ClO2投量/(mg·L-1) 0 1.2 2.3 3.5 4.6 藻类总数/(万个·L-1) 305.76 76.44 62.16 60.80 38.40 除藻类/% / 75.0 79.7 80.1 87.4 嗅味/级 Ⅱ Ⅱ Ⅰ 0 0

注:原水细菌总数425个/mL,大肠菌群460个/L,投量为4.6mg/L时,细菌指标符合GB5749-85。

  除藻、除臭效果显著,投量4.6mg/L时,除藻率较单投碱铝提高87.4%;投加3.5mg/L时,臭味由Ⅱ级降为0。
2.2 对自来水的杀菌试验
  在生产上使用前,先在化验室进行给水处理消毒试验,稳定液1份+活化液1份至量瓶,加塞避光,静置15min,稀释20倍待用。定量加入各水样,稍搅拌后,静置30min。检验余氯、细菌学指标。水样为长江水,pH=7.8,细菌总数80个/mL,大肠菌群3500个/L,其消毒效果见表3(二氧化氯含量2.84%)。

表3 二氧化氯杀菌试验结果 水样 ClO2稳定投加量/
(g·m-3) 余氯/
(mg·L-1) pH值 细菌总数/
(个·mL-1) 大肠菌群/
(个·L-1) 原水 0 0 7.8 80 3500 7.1 痕迹 7.3 50 1200 14.2 0.05 7.1 40 50 21.3 0.05 7.05 40 3 28.4 0.05 7.05 50 3 沉淀水 0 0 7.6 30 7.1 痕迹 7.6 20 10 14.2 0.05 7.5 1 <3 21.3 0.10 7.4 5 <3 28.4 0.15 7.3 2 <3 滤后水 0 0 7.5 20 <3 7.1 0.30 7.3 1 <3 14.2 0.40 7.25 0 <3 21.3 0.50 7.2 1 <3 28.4 0.70 7.2 0 <3

  由表3知,滤后水每立方米投加7.1g二氧化氯稳定液,其消毒效果即能符合自来水水质标准。
  原水每立方米投加二氧化氯稳定液21.3g,其细菌学指标即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同时二氧化氯稳定液高剂量投加,无明显氯臭及异味。
2.3 ClO2与Cl2的联合投加
  经生产上试用,细菌和大肠菌群指标都能合格,但管网末稍余氯不能满足要求,经摸索和小试,改为二氧化氯-液氯组合投加,以末稍余氯达到0.05mg/L控制投加量和组合比例,再以细菌检验指标校核。每立方米水投加液氯0.4g、二氧化氯分别为2.1g,3.6g,3.9g,4.5g,对全市各末稍水质检测点余氯进行观察检测,其合格率均达到100%。见图1。

  经几年来的生产实践、总结,组合式消毒法的投力量为2%的ClO22.5~3.0g/m3,液氯1.0~1.5g/m3,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细菌学指标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枯水季节未出现氯酚臭味。
  稳定性二氧化氨液去除水中酚的效果,我们公司进行了多次试验,效果均不明显,特别是含微量酚(0.02mg/L以下)基本没有去除,但也不产生明显臭味。

3 实际运行成本和效益

  我公司3座水厂Cl2、ClO2组合消毒,每立方米消耗液氯0.8g、二氧化氯3g,目前液氯售价3800元/t,二氧化氯单价1500元/t,采用组合式投加比单加液氯成本略有下降。
  采用二氧化氯-液氯组合投加,利用ClO2快速高效灭菌的特性,再补以少量液氯,利用Cl2良好的持续灭菌能力,来维持管网的余氯要求,大大提高管网水质合格率,自1995年以来,几年的出厂水、管网水的余氯、细菌合格率均达到100%,过去每年枯水期常出现的氯酚臭味,没有发生。

4 结论

  ①氯酸钠-甲醇法生产的二氧化氯稳定液,现场活化投加,用于自来水消毒,灭菌效果显著,为使管网末稍余氯符合标准,应辅以少量液氯,进行组合式投加,加注比例:二氧化氯:液氯=3:(0.8~1.0),运行成本比单加液氯消毒略有降低。
  ②二氧化氯稳定液除藻、除臭效果显著。高剂量投加,无明显异味。
  ③二氧化氯稳定液对去除酚的效果不显著,但不产生异味。

参考文献
[1]化工部无机盐信息站二氧化氮技术资料[R].1997,(2):11~17.
[2]全国二氧化并协作组,第五届全国二氧化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R].天津:天津化工研究院,1999.


作者简介:张固诚(1938~),男,汉族,高级工程师,曾任芜湖市供水总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联系电话:0553-5018967。

论文搜索

发表时间

月热点论文

论文投稿

很多时候您的文章总是无缘变成铅字。研究做到关键时,试验有了起色时,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讨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与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写下来吧!投稿时,请以附件形式发至 paper@h2o-china.com ,请注明论文投稿。一旦采用,我们会为您增加100枚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