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 正文

王志轩:消除烟囱“白烟”是舍本求末得不偿失

时间: 2020-02-11 16:26

来源: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作者: 王志轩

在全国人民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殊时期,有关春节期间引起严重雾霾天气原因的分析文章在新媒体大量传播。仔细一看,一些具有显著误导性文章(论点)却只是换了个标题老调重谈,就像换了个马甲又重现江湖。这些文章发布是否合乎时宜,读者自有评判,但如果不正本清源,必然会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简要归纳这些文章有一个集中指向,把雾霾成因说成是主要由火电厂湿法脱硫后排放的湿烟气(简称“白烟”或者“有色烟羽”)所为,进而极力鼓吹“消白”,并推荐、宣传相应的技术或公司。就文章的写法和内容不难看出有以下显著特点:一是先把自己打扮成环保专家,讲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以偏概全、移花接木,把复杂的雾霾形成问题简单化、单一化成“白烟”所为。二是污名化中国火电厂污染控制成就,认为花费巨大经济代价没有相应效果,指责政府管理不力;三是把中国对火电厂的污染控制技术路线与发达国家对立起来,造成了中国不如国外的假象,顺便给电力行业戴上一顶行业保护的帽子并贴上只讲经济效益不重视环保的标签;四是推荐技术设备,并宣称取得了“辉煌”业绩,造成环保技术唯我独尊的假象。近日,有五位专家接受媒体采访集中解答了污染成因的一些问题,对以上部分问题起到了一定正本清原的作用。但是从发电行业看,以一个长期从事电力环保专业者来看,还有一些问题必须进一步澄清,有些“锅”电力行业、电力环保人不背!

电力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电力结构向清洁低碳发展。截至2018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190012万千瓦。其中,水电35259万千瓦、火电114408万千瓦(其中煤电100835万千瓦),核电4466万千瓦,并网风电18427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17433万千瓦。2018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69947亿千瓦时。其中,水电12321亿千瓦时,火电49249亿千瓦时(其中煤电44829亿千瓦时),核电2950亿千瓦时,并网风电3658亿千瓦时,并网太阳能发电1769亿千瓦时。2018年,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40.8%,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全口径发电量的30.9%。

火电装机占比60.2%、发电量占比70.4%(煤电装机占比53.1%、发电量占比64.1%;燃气发电装机占比10.5%、发电量占比4.4%)。中国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装机容量占全国火电装机容量的比重由1978年的3.8%提升至2018年的80.1%,火电单机100万千瓦及以上容量等级机组从无到占比达10%。2018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供电标准煤耗307.6克/千瓦时,比1978年的471克/千瓦时下降了163.4克/千瓦时;单位发电量耗水量由2000年的4.1千克/千瓦时降至2018年的1.23千克/千瓦时,降幅约70%;与世界主要煤电国家相比,在不考虑负荷因素影响下,我国煤电效率与日本基本持平,总体上优于德国、美国。

电力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成效巨大

煤电烟尘排放量由1978年约600万吨,降至2018年的21万吨左右,下降超过96%;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6年峰值1350万吨,降至2018年的99万吨左右,比峰值下降约93%;氮氧化物排放量由2011年峰值1000万吨左右,降至2018年的96万吨左右,比峰值下降约90%。2018年与1978年相比,污染排放强度即单位发电量煤电烟尘(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由约26、10、3.6克/千瓦时,下降到0.04、0.20和0.19克/千瓦时,这一水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由1图可以看出,随着火电发电量的增长,污染物排放量呈现先升后降,并在近10多年来加快下降,表明了我国污染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力度不断强化。

1.jpg

污染控制水平达世界先进,对环境的质量的影响极大改善

衡量污染控制水平首先是排放标准的对比。中国对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的污染因子主要为烟尘(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3项,这与全世界对燃煤电厂的控制要求是相同的。法定控制要求主要通过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来约束。从1974年有国家排放标准以来,国家火电厂大气污物排放标准又经历了四次制定和修订,现行的标准是2011修订的。标准变化的过程就是不断严格污染物控制的过程,标准的修订频次在世界上是最高的,标准的要求的限值及考核要求(以小时浓度均值考核)在世界上也是最严的。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制定超低排放文件,对大部分电厂提出的要求比国家排放标准要求更严。

火电厂排放的污染物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主要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是指由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烟尘、SO2、NOx等污染物(一次污染物),经过环保设备排放到环境后,经大气扩散、稀释对受影响的地区在一定时间段内,增加了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现象;间接影响是指排放的一次污染物或者在治理过程中产生的新污染物(二次污染物)在大气中发生大气化学反应又生成了新的污染物或者一次、二次污染物通过物理凝聚形成新的污染现象。显然,要做到有效控制污染必须从减少一次、二次污染两方面着手、不论从大气污染控制理论还是实践看,燃煤电厂核心和首要问题是减少一次污染物排放,同时,在选择污染控制工艺时必须考虑减少二次污染物的产生。可以说,几十年来,中国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控制的历史和实践就是一部不断减少一次污染排放和限制二次污染产生和排放的历史。从主流燃煤发电工艺和烟气治理工艺特性看,燃煤电厂排放的烟气中的颗粒物几乎全为PM10,且其中PM2.5所占比重较大。如,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对长三角地区6个有代表性的燃煤电厂排放的烟尘、PM10和PM2.5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受检燃煤电厂的烟气经过静电除尘器和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后,PM10和PM2.5的占比分别为87.54%~95.90%,41.22%~50.31%,平均为91.57%和46.14%。近年来,火电厂大规模提高除尘、脱硫、脱硝装置的效率,使电力行业一次污染物烟尘、SO2、NOx的排放总量和单位发电量排放量不断下降,极大降低了一次污染物的直接影响并减少了形成二次污染的机会,这一点从我国酸雨程度的改善就可以得到证明;同时,通过污染治理工艺的选择和技术措施以及技术规范性的限制等,尽量减少新形成的二次污染。据生态环境部公布,截至2019年底,全国实现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约8.9亿千瓦。中国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与管理水平已处于世界先进行列,大幅削减了常规大气污染物排放,对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编辑: 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