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 正文

文剑平与碧水源的二十二年

时间: 2023-08-28 10:48

来源: 绿谷工作室

作者: 全新丽

在大干快上的污水处理投资建设时代,碧水源所采取的膜并不是主流模式,也不太受待见。更重要的是,文剑平虽然看明白了原始商机,但原始技术都是外购的,设计是别人的,材料和设备的制造都是买来的。钱少、胆子大,没钱买技术也没钱搞开发时就能冲锋陷阵、一往无前,这不是普通人的普通方法所能办到的。

微信图片_20230828102903_2.jpg


照片为2007年10月27日,何愿平在引温入潮跨流域调水工程竣工通水仪式上。

时任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毕晓刚表示,引温入潮调水工程采用国际先进水平的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在水务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将温榆河超五类水体通过膜技术处理,净化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每日水处理规模达十万立方米,再生水利用可有效回补地下水,缓解北京水资源紧张。

微信图片_20230828102903_3.jpg


2008年,文剑平在污水处理厂宣讲膜技术。

微信图片_20230828102904.png


湖北十堰神定河污水处理厂(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水源治理工程)

05为了上市,“跟狗一样”

碧水源一边搞业务,一边谋上市。

“当年老子跟狗一样,往证监会楼道里一蹲,天天吃着盒饭,天天准备着,各种补充材料。”文剑平说。

难道创业真的就要像狗一样趴下去?马斯克传记里也说:创业时期的马斯克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办公室,他通常就在办公桌旁的睡袋里席地而睡,跟狗没什么两样。

当时,大多数环保公司对IPO、创业板、资本市场还一知半解,文剑平已经下定决心,带领碧水源上市。这与何愿平的影响分不开,毕竟何愿平是我国较早接触风投的一批人。

何愿平也是湖南人,他和文剑平有共同的理想,都想做一番事业;也有非常相似的经历,都在国家科委工作过,后来都不愿意继续留在官场,选择出国留学。不同的是,文剑平一直专注于科研,何愿平则改学金融。

作为文剑平的好搭档,何愿平的长处是对商业模式的把控和资本运作,他在科技部的时候管“星火计划”,后来做风投好几年,见过多种商业模式,也知道什么样的公司更有价值。

文剑平是个实干家,一旦公司决定去做的事情,都能有不错的结果。尽管他对资本市场的了解不是特别多,但是很善于倾听和学习,何愿平也会跟他细致地去解释,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方向。文剑平很聪明,对各种新知,很快就能够理解。

2005年以后,碧水源公司层面好多东西都重新调整了,“至少是充分调动了董事长的主观能动性,或者是激发了他的斗志,开阔了他的思路。”

融资,是何愿平到碧水源以后的第一项工作。“当时,我们跟IDG、联想投资、凯雷等都谈过。”何愿平透露,但碧水源最终意外地选择了两家本土公司——上海鑫联创业投资管理公司和云南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各2000万元的投资,2006年9月份,这两家风投获得了碧水源7.5%的股权。“当时我们认为碧水源还是更适合在中国发展,所以引进中国的投资。”

碧水源所重视的,不完全是这两家战略投资者带来的资金,除了想要引入风险共担的合作伙伴外,也曾寄望于利用这两大实业机构的平台进入不同的市场。另外,按照何愿平的说法,“我把他们带进来,就是为我们团队壮胆:你看别人拿那么多钱给你用,我们还不干好,太说不过去了吧。” 文剑平也说,“拿钱只是为了壮胆”,坚定公司专注水处理领域的信心。

引入资本后,碧水源被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推荐给深交所,之后深交所有相关人员对该企业进行了深入调研。2007年6月碧水源完成股份制改制,正式冲击上市,本意是在2008年上市,然而,不巧的是2008年A股暴跌,叠加多个大事件,A股IPO暂停了。

除了创业板,碧水源还曾向北京证监局备案于中小板。然而面对IPO一年多的等待,碧水源疲惫不堪,发出了“无论创业板还是中小板,哪个能先上就上哪个”的呼声。

碧水源不希望上市遥遥无期,甚至亦未做好遥遥无期的准备,不过当时碧水源已经在积极申请银行贷款。何愿平对媒体坦言,由于创业板迟迟未能确定,公司不能上市,一些发展计划也全部处于停滞状态,“我们也不排除私募及海外上市的可能。”

为了上市,前前后后折腾了两三年,“这里面的难处多了去了”。

微信图片_20230828102904_1.jpg


06量产富豪,缔造神话

虽然过程有一些曲折,但文剑平、何愿平对上市节奏的把握还是很准的,与很多同行相比,已经算是非常顺利——当年滇池项目的获得对碧水源IPO成功也不无助力。

本来创业板刚开的时候,碧水源排名第一股,后来因为他们自身对规则不理解,一个财务数据出现了问题,大概延误了将近半年的时间。补了一个年报,通过了审核。创业板第一批公司是2009年的10月份上市,碧水源是2010年4月份上市。

有了钱,就真的可以做技术了,碧水源终于有了匹敌国外的中档水平的膜技术,科技公司的名字变得名符其实。

彼时,碧水源离开北医三院的办公室,搬到了海淀区西北四环交会处一栋九层高的枣红色办公楼,其在生命科学园的办公楼尚未建成。与这不起眼的枣红楼相比,碧水源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堪称惊艳。

在一段时期内,碧水源都是创业板市值最高的公司,募集资金也很多,25个亿,震惊行业内外。

作为“中国规模最庞大、最快速的造富机器”,创业板推出一年中,大约平均每天就“生产”出两位亿万富豪。媒体大标题写着,“5家创业板公司上市造16位亿万富翁,碧水源占7席”。

编辑: 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全新丽热文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