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网编者按 “721北京特大暴雨”而后几日,无论是市区内不同高程的水痕,还是村野间沟壑纵横的淤泥,均使人们将回忆驻留于“暴雨倾城”的每一个瞬间:一面是“浩劫”突然袭来时内心的惊慌,一面是互救与自救时目光中的坚毅,生活在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人们,用他们特有的脆弱与坚强重新诠释属于北京的城市凝聚力与人文景观。雨过天晴后,这座城市的群体生态也在悄然改变——人们的惊恐和“劫后余生”的壮怀之情正逐渐削减,取而代之的是凝聚着更多责任感的反思。
对于普罗大众而言,追究水患成因不仅是灾后心理应激反应的如期而至,更因“首都”这一符号而越发引人注目。在强大的媒体聚焦之下,短短几日之内,北京排水系统骤然成为千夫所指的症结之一。排水设施的建设标准偏低、历史问题导致的管网更新困难、“重地上轻地下”的政绩观、城市急速扩张与环境、公共资源等配套战略滞后之间的矛盾......对于诸多难题的堆叠,“如此指责排水系统,也太不厚道了吧。”有业内人士这样评论道。
7月6日,就在“721”暴雨袭京的15天之前,中国水网主办的“2012(第六届)水业高级技术论坛”(以下简称“技术论坛”)上,多位业内专家与从业者刚刚对城市内涝和排水问题各抒己见,为攻克京城水患建言献策。中国水网采访发现,多位专家认为将北京排水系统视为此次京城严重内涝的“第一责任人”,并不客观。
城市进程“并发症”
近20年,北京城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被城市路面建设进程狠狠地甩在了后面,不仅如此,后者还无意地推了前者“倒退两步”。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张辰在技术论坛上提到,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短时强降雨频发、不透水下垫面比例增加、人口密度和财产密度加大,“高速的城市化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雨水问题。”另外,地面“不吸水”、河道“不给力”也是影响道路排水的重要因素。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环境技术所所长赵冬泉在微博上公开表示,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相互关联影响的、具有空间分布广度的巨系统,现在集中爆发的城市内涝就是一种城市病,是由于系统内部配合不力、某些部件功能不正常引发的。赵冬泉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简单把管道扩大就能解决的。
另据专家介绍,城市化对气象灾害有“放大”作用,如城市化所带来热岛效应使得局地暴雨频率加大;另外,城市财产密度高,相同的暴雨造成的损失大。排水管网系统不堪重负窘态在这样背景下显露,“如此被指责,也太不厚道了吧。”有业内人士这样评论道。
管理环节薄弱
“要解决城市内涝是不是只有改善城市下水道设施?”对于这样的提问,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李俊奇教授在微博微访谈回答道:“非也,软环境建设也很重要。包括管理和预防措施、设计理念等。”
目前,我国排水管网管理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众多。在技术论坛的供水技术深度论坛上,英国豪迈水管理大中华区经理贾秀峰指出,除了排水管网规划建设存在不足外,城市化发展导致雨洪灾害频发、应急决策缺乏管网运行数据支持、排水管网运行调度管理相对薄弱、排水管网养护管理缺乏有效的监测技术手段等都问题亟待解决,使得城市排水系统管理者面对突如其来的强降雨天气,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预案成众矢之的
此次北京暴雨,人们最为关注的或许并非城市内涝问题本身,而是由其所引发的房屋、汽车、道路等与民众生命财产息息相关的事物,众多矛头也都指向相关政府部门,防汛应急预案举措不强、气象预警不够细化等症结更是市民们最为热议的话题。
北京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张明英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对于城市防洪标准而言,不可能无限地提高,重要的是能够在城市出现灾害性天气时,加强预防、预案和抢险救灾。“如当一个地方出现积水断路的时候,如果能有人尽早报警,或有人值班提醒,或平时加强对人们的安全教育,以及加强现场的疏导和指挥,开车的人可能就可以停驶,避免驶入低洼地发生事故。”
李俊奇教授在微博微访谈中也提到,预警机制是减少涝灾损失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提高信息化水平来实现,包括管网信息化、设计信息化、降雨预报信息化等。
编辑:成杨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