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海淡市场格局初现 技术创新仍存瓶颈

时间:2013-03-27 09:42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杨瑞雪

评论(

近期,有关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新闻频频走入公众视线,产业发展有望再迎重要发展时期。国家发改委日前印发《关于公布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试点单位名单(第一批)的通知》,多个城市、工业园区及海岛等入选试点。江苏省出台意见,正式启动建设盐城风能与海水淡化产业示范园。我国属缺水型国家,海水淡化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国家政策的利好条件下,我国海水淡化利用在近年来获得长足发展,同时也面临着多重困境。 

市场格局初现 利用空间渐宽 

我国发展海水淡化近60年,2005年以后,我国的海水淡化产业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目前,全国海水淡化产水能力已从10年前的不足3万吨/日提升到42.5 万吨/日,年海水直接利用量达到500亿立方米,已建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千吨级和万吨级示范工程。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科技委委员、总工程师阮国岭称,我国海水淡化利用基本成熟,近年来,天津、河北、浙江、青岛、大连等多个万吨级和10万吨级海水利用工程相继投产运营,市场已经形成。 

中国水利企业协会脱盐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郭有智也表示,经过近40年发展,我国海水淡化市场已经形成了特定的格局,目前主要应用于电力行业、钢铁石油化工行业以及海岛供水、市政供水等方面,其中电力行业应用最多。最近几年核电的快速发展拓展了海水淡化新的市场空间。在市政供水领域,我国县级岛屿上采用淡化海水是行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向,海水淡化产业业带动了设备制造、工程设计安装、防腐材料、技术服务等整体行业市场的发展。 

技术日趋成熟 创新仍存瓶颈 

经过近40年的研发和示范,我国海水淡化技术日趋成熟,已经拥有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海水淡化技术,是完全独立掌握海水淡化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近几年更是在反渗透法、低温多效等主流海水淡化关键技术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此外,我国海水淡化装备制造能力、重大配套设备和组器技术水平,以及工程设计、设备安装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国内已有很多海水淡化厂,实现了完整的自主设计,经验已较为成熟。 

在海水淡化技术获得明显提升的同时,也面临着进一步创新与突破的瓶颈。阮国岭认为,目前我国海水淡化产业自主创新技术面临规模示范和产业化发展瓶颈。国内已建成的万吨级海水淡化工程几乎全部采用国外技术,海水淡化成套化技术尚待成熟,大型海水淡化工程关键核心技术亟待突破,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的关键部件还主要依赖进口,国产的关键部件亟待提升技术和推广应用,总体上还缺乏领军型海水淡化企业。 

有报道称,海淡进京项目正式启动,北京3年后将喝上淡化海水。北控水务集团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已完全掌握大型海水淡化项目的核心技术。三年后,位于河北唐山境内的曹妃甸海水淡化项目日产能可达100万吨,经过270公里的输水管线,可将淡化后达到自来水标准的渤海海水源源不断地送到京城。2013年4月12日-13日即将举行的“2013(第十一届)水业战略论坛”上,北控水务董事长张虹海将与现场嘉宾分享产业升级转型与海水淡化市场的思考。 

 

编辑:罗宇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