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过去十年,看似繁花似锦、形势大好的环保产业,每年保持着15%-20%速度增长,却距离威立雅、苏伊士这样千亿级的世界巨头,还有着一段差距。过去,威立雅、苏伊士是“标签”,下一个十年,谁将成为中国的“威立雅、苏伊士”,亦或成为更突出、更伟大的环境公司?E20首席合伙人傅涛表示,要想超越,可能不是原来的道路超车,也不是弯道超车,有可能是变道超车!
比尔·盖茨曾在《未来之路》写下一句名言——“我们总是高估未来两年发生的变化,而低估未来十年发生的变化。”那么对于环保产业呢?在这样一个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各项环保政策频频出台、大批野蛮人入侵、互联网技术迅猛渗透的时间点,下一个十年,谁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的“威立雅、苏伊士”?
成为中国的“威立雅、苏伊士”,要具备哪些特征?威立雅和苏伊士的成功能否被复制?沿着既有轨道发展还是变道超车?一个又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将2017年中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推到高潮。在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全国环境商业执行会长傅涛主持下,现场唇枪舌战,颇有当年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的风采,台下观众拍手称赞。
2017年中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对话现场(左起依次为傅涛、赵笠钧、文一波、杨斌、张根华、凌锦明、黄晓军、孙明华)
隐藏在世界级“龙头骄子”背后的差距
一开场,傅涛强调,为了便于讨论,这里的“威立雅、苏伊士”不仅仅是指业内非常熟悉的龙头企业,某种程度上它们是环保领域的“标杆企业”——世界级、国际化领先企业的“代名词”。
“相比同行,苏伊士具备如下特征:第一,始建于1880年,迄今已有近150年的历史积淀;第二,集团业务遍布全球130多个国家,全球科研机构遍布20多个国家;第三,非常重视自主研发,每年将营业额的5%投入科研,2016年斥资7500万欧元投入研发,即便一流的国企环保企业,也未必肯花精力和资金用于新技术的更新升级。”苏伊士集团亚洲区高级执行副总裁孙明华说到。
会上,威立雅中国区副总裁/董事总经理黄晓军介绍,作为世界环保产业的先驱和领导者,威立雅1958年成立于法国,20世纪90年代入华,在中国40多个城市运营70多个项目,涵盖了废弃物管理、水务及能源活动。2016年集团营收239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854亿元。
必须承认,与威立雅、苏伊士这样千亿级的世界巨头相比,现阶段国内环保企业还有差距。高能环境执行董事长凌锦明坦称,就规模而言,这两家企业的营收折算成人民币均超千亿元,威立雅更胜一筹,2016年营收将近2千亿元,甭说千亿,国内百亿市值的环保企业寥寥无几,呈现小而弱、多而散“窘态”。
看似繁花似锦、形势大好的环保产业,每年保持着15%-20%速度增长,为什么未能孕育出世界级的“龙头骄子”呢?
除了我国环保产业起步较晚之外,博天环境董事长赵笠钧认为,虽然中央投入逐年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凤毛菱角”,资金远远不够。2013年日本环保产值就达到了93万亿日元,折算大约是5.7万亿人民币,而去年我国整个环保投入才4万多亿,全球的环保产业40%还是在美国。
编辑:程彩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