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水环境治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第二届联盟大会在深圳举行,北京恒通国盛环境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恒通环境)作为联盟新锐受邀出席。恒通环境CEO、中国环保产业研究院研究员刘许童在会上分享了恒通环境“双核”驱动黑臭水体治理的实践与思考。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目标明确,时间紧、任务重。“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在排口,核心在管网”,根据《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结合恒通环境多年来在黑臭水体治理领域的实践经验,刘许童提出了“双核”驱动黑臭水体治理的崭新理念。外源污染治理的核心在管网,内源污染治理的核心在底泥,恒通环境直面黑臭水体治理的两大痛点,凭借排水管网“四位一体”建设&专业化运维管理方案及底泥原位生态修复技术,可以“双核驱动”黑臭水体治理,从而切实提升城市的水环境质量。
综观城市黑臭水体的成因,水污染往往是通过沿水体的各类污水排水口、合流污水排水口和雨水排水口异常排放和溢流导致的。刘许童指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关键在于,对各类排水口的治理。其核心在于,城市要有完善、有功效和健康的排水管网。
恒通环境的排水管网四位一体建设及专业化运维解决方案,包括管网普查检测、管网清淤、管网修复、管网大数据管理与专业化运维服务。通过对排水口进行治理,可杜绝污水直排,治理水体水倒灌;通过管网检测、清淤,继而对各类排水管道及检查井存在的结构性缺陷进行修复和混接点改造,可减少地下水等外来水进入排水系统,减少雨污混接;通过管网大数据管理与专业化的运维服务,可以促进排水系统整体功能的有效提升,这也是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前提。
黑臭水体治理,河湖的底泥污染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刘许童提出,要想从根本上治理好河道,须从外源、内源污染治理两个方面入手,在外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内源污染问题即河床底泥污染也应引起重视。内源污染治理解决的是河床稳定性问题,河床底泥治理应以不对流径的上覆水体造成二次污染为控制目标,除清淤基本手段外,清淤后的河床底泥还需要进行结构改良。恒通环境独创的底泥原位修复技术,是基于仿生原理(蚯蚓团粒结构土的人工仿造)的一种底泥处理技术。底泥经过结构改造后,实现了团粒结构疏水性、透气性等物理特性的改性。改性后泥体具有固锁重金属和有机质,并逐步消解有机质的基本特点。修复后的底泥适合水生植物种植和生长,能给植物生长提供必需的物理条件和营养成分。采用恒通环境的底泥原位生态修复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泥体的原位减量,还将构建起团粒结构环境下的微生物体系,同时构建起可持续的动植物体生态体系。
刘许童向与会嘉宾详细介绍了国内首例下水道清淤机器人大型箱涵清淤工程——恒通环境廊坊市四条方涵清淤项目,恒通环境管网“四位一体”建设典型项目——大理古镇排水管道检测、清淤及修复工程,以及广州市越秀区驷马涌箱涵机器人清淤工程、深圳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潭头渠截污箱涵清淤工程,和恒通环境廊坊八干渠黑臭水体治理工程等的情况。目前,恒通环境的管网“四位一体”建设&专业化运维管理和底泥原位生态修复业务,已经遍及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江苏、湖南、福建、广东、云南等十余个省(直辖市),接受了工程实践的充分检验。
恒通环境此次加入水环境治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旨在与联盟成员一起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环境治理产业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产品,与业内同行携手共进,推动技术创新,促进环保产业的绿色健康发展。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