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十九大学习之十七:机构改革下的环境管理路在何方?

时间:2018-03-22 11:18

来源:E20环境平台

作者:E20环境平台十九大学习小组

评论(

由统一部门对生态环境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统一管理,是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更高要求。环境管理要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立足发展、统筹环保,成为绿色发展的主导部门,成为“两山论”落地的核心推动部门。

十九大召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时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要理顺管理体制。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

在新一轮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下,由统一部门对生态环境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统一管理,是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更高要求,是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态环境需求的有力回应。

伴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环境管理部门经历了一系列变迁,从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到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部,环境管理部门的地位越来越高,但工作重心始终以监管为主,在国家经济高速腾飞的时候充当刹车的角色。经济发展始终是主线,而环境管理则是为了调和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在此定位之下,经济与环境自然而然地站在了对立面。

过去的环保部门是环境监管机构,是帮助党和国家治理环境的“环境管家”。但随着十九大的召开,在国家实践“两山论”和绿色发展的大环境下,环境管理机构将迎来变革之时。新时代有新要求,环境管理要与经济发展步调一致、互相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增量,只做传统监管肯定是不符合党在十九大之后对环保部门的重新定位。

过去,环境管理工作主要依靠监察、法规、标准等手段“堵”住环境问题,以末端治理为工作重心。现在,在我国经济转型、中央严控金融杠杆、地方财政捉襟见肘的背景下,环境管理工作如果继续依靠“堵”住问题,简单的“念紧箍咒”,地方经济就会雪上加霜,地方财政将岌岌可危,地方政府就会面临破产的危险。那么,按照“堵不如疏”的道理,环境管理的角色就要从“大舜”转变成“大禹”,疏通环境管理中的问题,而“疏”的有效途径就是落地“两山论”、实现绿色发展。

既然环境管理工作不能再简单的“念紧箍咒”,那就要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念,什么时候不可以念,而且要把握好一个度、掌握好节奏。这个节奏的把握需要以懂得客观经济规律、懂得地方冷暖为前提,更需要把握当代政治方向。

在经济转型的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动力已经发生大变化,环保思维的转变也有很大提升。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走向更平衡、更充分的新要求之下,一方面,地方政府在环保与生态治理方面的支付能力受到很大制约,中央严控金融风险,地方财政捉襟见肘;另一方面,企业在转型中分化严重,环境监管高压让支付意愿高涨,但支付能力受到经济增速下降的影响也在消减。企业与政府都面临着环境治理的支付能力下降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环境管理要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立足发展、统筹环保,成为绿色发展的主导部门,成为“两山论”落地的核心推动部门。

一方面,要转变环保部门的政府职能。从中央环保督察的首轮成效,及环保部对整个督察体系未来的部署上,可以看出环保督察正在走向规范化、常态化和制度化。但督察的形式和手段有诸多限制因素,环境管理机制的创新还需要从职能转变开始。如果环保部门只发挥督察、监管职能,注定是“阴阳两极”的一极,难以达到“太极”阴阳调和的作用,永远只是单一部门,不是综合部门。环境管理在统筹原有环境监管职能的同时,还应将推动“两山论”落地、实现绿色发展作为重要工作,实现环保和经济的融合,最终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共赢。

另一方面,要探索新的管理机制和创新机构。践行绿色发展,实现“两山论”从理念到落地是全新的研究领域,新的领域需要新的机制和机构。在国家层面,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掌控全局、统筹布局;在地方层面,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成立绿色发展研究机构,搭建系统研究、培训引导、示范推广、产业促进、金融支撑、评估总结的“六位一体”生态体系,探索综合性示范路线,形成城市层面的“两山论”落地模式,并可复制推广到全国。

机构改革之后全新的环境管理部门,必须与新时代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统筹落地“两山论”、推进绿色发展工作,更好的引领和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

【附】E20环境平台学习十九大小组

傅 涛 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陈 强 E20环境平台顾问

谷 林 E20环境平台合伙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主编

李晓佳 E20传播中心网站运营部经理

季 托 E20品牌营销部 副经理

李 伟 E20研究院政策研究中心分析师

相关阅读

之一:如何学懂、弄通、做实?

之二:党领导一切的权力从哪里来?

之三:新时代下,伟大的环保公司需要政治正确

之四:“两山论”如何掷地有声?

之五:中国道路能否引领世界航向?

12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