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涛在“2018水业战略论坛”中重要观点集纳视频 ↑↑↑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二者是利益共同体。脱离实体经济的支撑,金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中央要求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服务实业,坚决防止“脱实向虚”,丰富金融产品供给,支持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把更多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长 傅涛
“近年来,金融能关注绿色产业和环境产业,并在这上面有一些偏重,值得我们感谢与尊重,我们应给金融行业鼓掌。”绿化产融对话结束后,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长傅涛在做2018(第十六届)水业战略论坛总结时称,金融的力量正如桑德集团副总裁张传刚所说,没有金融的支撑,就没有环境产业的兴旺。
以今年上榜的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为例,北控水务、首创股份、碧水源、博天环境、桑德集团、光大水务等企业都是上市公司,金融是支撑环境企业发展、腾飞的重要力量。
傅涛认为,在承认金融对我国环境产业起到重要作用的同时,应该意识到目前的金融体系还存在不足,对实业支撑远远不够。助力实体经济、帮助实业发展是它的初心,遗憾的是我国的金融体系违背了它的初心变得非常浮躁,自己成为最赚钱的行业。
过去2-3年间,国家出台很多促进产融结合、绿色金融的政策。仅在2016年8月份,接连出台2个政策文件——工信部、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组织申报产融合作试点城市的通知》、七部委发布《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文件发布之后,杭州 G20峰会上,绿色金融再次成为峰会核心的热议话题。
傅涛指出,G20峰会之后绿色金融被拔到很高的高度,这是行业之幸事,不幸的是目前绿色金融是有名无实的。其一,绿色金融总体体量较小总类单一,且大部分停留在绿色信贷。目前,银行信贷业务中绿色信贷所占比例只有9%左右,与巨大的市场需求相比,绿色经济发展资金存在巨大缺口。其二,金融行业并未真正体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本意,老是按照传统金融眼光看待环境项目,不能很好理解环境产业的风险特征和收益特征,造成好项目不敢下手,看中的项目投不进去。
一般眼光下的环境产业风险过高、收益率不够、应收帐款过多、政府支付风险过大等等,许多都是因为缺乏对产业的深刻理解造成的。这种绿色金融是挂名的绿色金融,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政策性绿色金融。所以传统的金融要创新,需要密切结合行业,要有行业纵深,E20凭借18年的专业经验,愿意做产业和金融的解码器。帮助绿色金融落地,真正实现绿色金融“身份”的转变,真正回归到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产业的本心上。
编辑:汪茵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