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巩固完善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成果,进一步提升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水平,切实守护好一江清水源远流长,2018年我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重点推进“五大机制”改革,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推动新安江模式向中国方案迈进提升。
一是深化流域系统治理机制。坚持水质目标导向,进一步强化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围绕农村面源和工业点源污染防治、城乡垃圾污水治理、河道生态修复等方面,重点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药集中配送、网箱退养后续扶持、畜禽养殖污染整治、重点河道生态修复、采砂洗砂治理、增殖放流、沿河服务业污水处理、农村改水改厕、城镇生活污水、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企业转型升级、月潭水库建设等14项工作。
二是探索生态资源保护利用机制。正确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关系,规划建设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加快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重点抓好第十六届中国水论坛暨第二届新安江绿色发展论坛筹办、生态保护补偿脱贫、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资源保护利用等5项工作。
三是创新资金优化投入机制。积极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资金整合统筹的力度,不断增加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和民生改善的投入,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强化激励约束。积极推进新安江绿色发展基金转型成为母基金,分为PPP引导基金、产业基金两大类,各6亿元,母基金下设若干子基金。积极争取国家部委的关心支持,务实推进新安江综合治理亚行1亿美元贷款备选项目,强化新安江试点资金的保障和绩效提升。
四是健全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强化技术理论支撑,开展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二轮试点绩效评估,做好评估成果的转化运用。积极争取中央进一步加大对新安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工作的指导支持,推动建立长效机制。积极构建多元化补偿机制,加强黄山与杭州两市多方面多层次多领域合作,通过资金补助、在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旅游合作、联办论坛等多元化方式,改“输血式”补偿为“造血式”补偿,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
五是完善综合保障机制。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社会共治,深化推行河(湖)长制和林长制改革,加快健全流域水质监测、应急预警和执法监管机制,重点抓好健全工作推进、强化联防联控、全面推行河长制、严格资金管理、完善公众参与等5项工作。
编辑:汪茵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