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宜昌市着力推动柏临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修复,统筹推进流域全方位系统治理,柏临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初见成效。
一是抓体系建设
在柏临河流域建立“四级”河长组织体系,市、县、乡、村分级分段设立河长,建立“河湖长制”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形成各级河长“定期巡查+定向督办”常态化工作制度。
成立市柏临河河长制办公室,印发河长制巡查、联席会议、检查督导、信息报送、办公室工作等5项制度,协调督促夷陵、高新和伍家岗三区完善相应工作机制,构建起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结合、保护有力的流域管理保护机制,实现了柏临河河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
二是抓组织协调
坚持每周1次常规巡查、每月1次督办巡查,每季度1次全流域巡查,按时组织市级河长巡查,按月形成“巡查报告”“情况专报”等呈报市级河长,为河长决策安排、了解情况、调度工作提供参考,每月印发“督办清单”“问题通报”等送至区级河长及相关成员单位,督促落实工作任务。
创新工作思路,建立下级河长向上级河长述职制度,将问题河道整改回头看与河长现场述职相结合,并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参加述职活动,对述职河长及河长制工作进行评价打分,提升全流域河长制工作效能。
三是抓综合治理
围绕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等重点任务,编制完成《柏临河“一河一策”综合整治方案》和《柏临河“示范建设行动”实施方案》。
大力实施截污排污治理,完成城区污水管网雨污分流,启动龙泉镇污水处理厂和花艳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项目建设。
大力实施黑臭水体治理,完成花艳排洪沟、董家冲等28千米河段黑臭水体整治任务。
大力实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柏临河干流1公里范围内规模化畜禽养殖拆除搬迁实现清零,将乡村整洁、垃圾分类、集中转运纳入“河长制”管理体系。
大力实施水体修复综合治理,市生态环境局整合资金2000万元,用于流域生态湿地、水质自动站建设及污染源溯源,项目正有序推进;夷陵区、伍家岗区、高新区将柏临河流域环境治理项目纳入“湖北长江三峡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通过“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等治管并举的措施对流域开展整治。
四是抓综合执法
经省政府同意,宜昌市在柏临河流域复制推广黄柏河流域综合治理经验,开展相对集中水生态保护行政处罚权工作。
流域水生态保护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后,实行一个部门、一支队伍执法巡查监管,并依托现有的柏临河河长制管理,建立跨部门信息通报、协同调查、联合执法、案件移送等机制,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形成执法合力,推进柏临河流域治理迈向规范化、法治化。
五是抓专项行动
扎实开展“碧水保卫战”“清四乱”、河道确权划界、河道清障治理等专项整治活动,着力净化河道环境。
按照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河道无非法排污口、河堤无违法建设和非法种植“四无”要求,协调督促各区开展水葫芦、生活垃圾及漂浮物等常态化清理,基本达到河岸无生活垃圾、河道无漂浮目标,较好保障了河流健康的水环境。
六是抓宣传引导
在河流岸线显要位置树立河湖长公示牌9块,标明河湖长职责、河流概况、管护目标、监督电话等内容,接受群众监督。
采用标语、横幅、网络、宣传栏、宣传单等形式,在柏临河流域宣传河道管理保护的法律法规5次,发放宣传材料2000余份,着力倡导流域企业和个人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引导流域群众自觉履行河道环境保护等法定义务,营造了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柏临河管理保护的良好氛围。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