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雨水净,才有河湖清丨中持积极布局溢流污染治理

时间:2021-10-14 11:46

来源:中持股份

评论(

教师节当天,十三届全国政协第54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在京召开,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王凯军教授作为特邀代表在会上为持续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发出强有力行业声音。他提出,在“十四五”期间,城镇污水行业要提前筹划实现双碳目标路线图,加快推进制定溢流污水快速处理政策、标准,发挥协同效应,尽快补齐短板。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任重道远,溢流污染治理已然迫在眉睫。

几个月前,发展改革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同印发了《“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明确了未来污水处理补短板、强弱项的方向在“合流制溢流(CSO)污染控制”和“合流制溢流(CSO)污水净化设施的建设”。

夏秋以来,河南、山西多地暴雨突破极值。行业长远规划、当前频发汛情,均已将溢流污染治理定为污水处理的“靶心”所在。

image.png

溢流污染频发(摘自生态环境部资料)

前情回顾

中持与凯军老师的合作源远流长。王老师在科研上卓有成就,而产业辅导更是具备全局洞察和长远眼光。此前,王老师指导中持在干式厌氧领域取得丰硕成果;相信在雨水处理领域的互动合作,会再创佳绩。

01

黑臭掣肘,

溢流问题亟待解决

随着管网建设和污水处理率的大幅度提高,水环境治理难题走到了“深水区”——污水溢流带来的非点源污染已成为水体污染的重要因素。溢流污水悬浮颗粒物浓度较高、浊度大、组分复杂,雨季溢流造成的污染负荷所占比例会在短时段内成倍升高。在我国,“暴雨过后变黑臭”的现象普遍存在。

而溢流污染的治理并非易事。由于涉及基础设施改造、排水体系管控、城市规划、产业导向等诸多方面,治理思路的确定,牵一发而动全身。囿于要统筹考虑现有排水体制、财承空间、政策标准及产业成熟度,目前,国内对于溢流污染治理尚未形成具体思路及明确共识。

面对国内严峻的溢流污染情况与污水处理能力冗余现象,如何立足国情,深入实际,循序渐进走出中国特色治理溢流污染路线?中持早在2019年就开始一系列的前瞻性工作、积极探索,一盘以国家需求为根基带动行业发展,以创新为动能打造行业领先技术为目标的大棋已布局多时……

02

问源哪得清如许,

初心共识活水来

溢流污染久治不愈不仅仅是生态顽疾,更是民生痛点,这是中持与王凯军教授站在国计民生的战略层面达成的共识。

成立研究中心,持续行业发声

2019年11月20日,中持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王凯军教授团队就治理溢流污染为合作目标之一达成共识,商讨成立研究中心并召开筹备会。

image.png

研究中心筹备会

同年12月14日,清华-中持技术合作交流会暨签约仪式顺利举行,双方明成确达合作协议,合作方向越发具体。

image.png

研究中心技术合作交流会暨签约仪式

同一天,清华、中持与生态环境部水司主办城市溢流污染研讨会,促成了国内一线水务龙头企业代表及学术、研究所团体的行业集体发声,其后形成《促进城市黑臭水体长治久安 推动城市面源污染全面管控》的政策专报,溢流污染治理观点在更大范围内形成共识。

image.png

城市溢流污染研讨会

2020年11月3日,清华大学与昆明市委市政府组织“流域治理滇池模式研讨会”,研究中心主任王凯军教授的发言再一次印证了溢流污染符合中国国情的治理方案应落在污水厂内的技术升级、厂内厂外联动思路上。

王凯军教授提出使用污水处理厂的冗余来处理雨水的方案,改变原有处理方式;经测算,污水处理实现了提质增效的全面升级。污水厂内厂外有效联动,实现高收集率、高处理率,溢流污染在昆明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image.png

研究中心主任王凯军教授滇池流域治理模式研讨会上发言

好事多磨。今年5月25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与中持共同揭牌了中小城市环境绿色基础设施联合研究中心。研究中心从循环可持续发展、融合共享、致力低碳三个层面持续奋进;未来将溢流污染控制、县域绿色基础设施构建、基于生物质废物技术等细分领域的技术合作成果实现高效的转化应用。

image.png

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温华加入中持,强化技术领军优势

多年从事污水治理的实践积累,中持深刻意识到要应对溢流污染,高效应急、装备化设备角色的必要性。本着这样的布局目标,中持将温华环境收入麾下。有着20年国际水务经验的温华环境总经理华英豪于2016年带领团队研发了一体化多效澄清系统,以模块化设计、工业化生产、标准化服务见长,可满足十几个场景模式下的供水、污水的应用需求。中持与温华环境的协同合作有效解决了溢流排放下的增量水高效处理难题。

image.png

温华环境团队

可以说,布局温华的加入仅是治理溢流污染漫长征途的一步,但却用意深远。接下来,中持要以技术领军企业为方向,联合资源力量切实推动溢流污染问题的逐步解决。

中持在科技创新方面具备雄厚的研发能力、良好的市场表现、高频的客户服务及客户反馈,清华大学在研发过程中有科研投入密度高、高质量发明专利多、科技成果“强”的表现。双方的合作可实现治理溢流污染的科技研发引领,也可促进国家相关治理政策和标准的制定,成为行业持续发展创新、永葆活力的源头活水。

治理溢流污染,中持将目光聚焦于污水厂和污水处理设备改造升级,实行厂网联动,围绕多效澄清系统设备的技术研究潜心打磨,而王凯军教授及团队则致力于试验、迭代、升级、验证上,携手并肩,在溢流污染政策标准制定和推进方面不断为行业发声。

image.png

溢流污染研究推进会

12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