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北京市印发“十四五”时期城市更新规划 四方面完善市政供给体系

时间:2022-05-19 09:55

来源:中国固废网

评论(

(五)弘扬历史文化,推进文化传承复兴

以核心区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为重点,充分利用北京文脉底蕴深厚和文化资源集聚的优势,发挥文化在彰显历史底蕴、提升城市品味、展现传统风貌、优化空间品质、激发消费活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带动存量地区的活化更新。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挖掘文化内涵营造特色公共空间,促进文化创意与消费业态产业发展,探索适合时代发展的创新文化,为区域的发展提供新鲜活力。

(六)提升治理能力,促进社会共享发展

更新改造中加入智慧元素,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服务,以智慧赋能城市管理、支撑社会治理。充分运用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模式创新,推进智慧化管理。构建多元共治的城市更新格局,多途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提升超大城市社会治理水平,促进共建共治共享。

二、着眼可持续提升,谋划更新策略

立足更新目标谋划更新策略,保障首都安全、高效、有序运行,加强生产生活有机衔接,推动更富创新活力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公平均衡的公共服务,营造更具健康安全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水平。

(一)塑造大国首都风范,提升政务环境品质

以建筑高度、城市风貌、街道空间为重点,构建科学完备、智慧高效的政务环境风貌管控治理体系,塑造舒朗庄重的中央政务空间形象。点面结合、条块融合实施重点地区集中综合整治与分散点位特色化治理提升,营造安全、整洁、有序的政务环境, 展现新时代大国气概、民族精神、首都形象。

(二)科学配置资源要素,引领城市功能优化

优化生产、生活、生态资源的空间结构布局,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夯实民生保障、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底线管控要求,调整优化居住用地布局,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拓展绿地空间,改善人居环境,促进职住平衡,实现城市功能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三)盘活提升存量资源,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扩大投资、生产、消费需求, 推动存量产业资源盘活和高效利用。形成需求带动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循环。鼓励老旧楼宇、传统商圈、老旧厂房、低效产业园区等存量资源升级改造,加快“腾笼换鸟”,着力提高经济密度和投入产出效率,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建立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的资源配置制度,积极稳妥腾退化解旧产能,释放存量资源形成新空间供给,为新动能新产业发展创造条件、留足空间。

(四)精准补足街区短板,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以街区为单元,以设施完善和环境品质提升为重点,鼓励用地功能混合、建筑功能复合、空间环境融合,有序推动街区更新整体实施。利用存量资源,补足公共设施短板,注重留白增绿, 加强公共空间精细化管控。建立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机制,激发存量地区活力,实现街区价值提升。积极应对全市老龄化问题, 探索通过城市更新空间置换推进异地养老,优化养老服务资源空间布局。探索新城普惠养老、京郊小镇养老模式,以街区和社区为单元,建设一批交通便利、生活舒缓、宜居宜养、医养结合的养老设施,支持发展康养小镇,更好承接中心城区养老功能外溢, 腾退出中心城区居住空间,探索通过租赁置换、养老置换等模式, 促进职住平衡发展。

(五)倡导智慧低碳更新,实现绿色生态发展

以低碳技术带动城市基础设施体系的转型升级与存量建筑的更新改造,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升蓝绿碳汇能力,推行微降解、微能源、微渗透、微交通、微绿地、微调控等新理念。优化绿色交通体系,控制交通碳排放,倡导低碳、智慧出行,实现交通建设、运营、服务、管理全链条信息化和智慧化。建立智慧、绿色、低碳的市政设施体系,推动电力脱碳与智慧能源供给,优化水资源结构与供给策略,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全面推进存量建筑的低碳节能改造,按照全生命周期视角科学合理建立存量建筑留改拆低碳评价机制,运用智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多源感知体系。划定生态管控范围,最大限度避让古树名木、大树, 禁止随意移伐树木,积极采用有效管护措施,促进原有绿化树种与城市基础设施和谐共存。

(六)加强遗产保护利用,引领文化传承复兴

围绕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精心保护历史文化金名片,统筹做好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腾退开放和综合利用。不断拓展和丰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内容,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探索文物、历史建筑腾退与保护利用新模式。突出文化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支点作用,发挥历史文化遗产价值,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更新中传承发展。

(七)强化城市风貌管控,凸显首都城市特色

统筹存量地区城市建筑布局、协调城市景观风貌,加强对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系统管控,对城市公共空间和建筑形态提出精细化更新指引,形成承载传统风貌的城市眺望体系、城市色彩基调与第五立面景观格局,展现千年古都菁华、东方人居画卷。

(八)建立城市安全体系,提高城市运行韧性

立足防范在先,开展前瞻治理,提升源头防范能力,适度提高建构筑物抗灾能力标准,提升城市运行安全综合管理能力。利用公园绿地、体育场馆、地下空间等场所,建设就地避难、就近避难、步行避难等分级分类疏散通道和避灾场所。加强人防设施与城市基础设施相结合,实现军民兼用。

(九)完善市场参与机制,实现多方利益共赢

创新政策体系,释放政策红利,开放参与渠道,激发市场活力,充分调动市场、居民参与城市更新的积极性,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完善多元协同共治机制。精准把握各方需求,平衡多元主体利益,实现多方共赢。

(十)创新城市治理模式,促进智慧精细发展

积极探索适应新技术的城市管理与现代化治理体系,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建设智慧城市。加强党建引领,强化基层治理, 凝聚各方共识,提出城市更新的创新治理方案,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有序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推进现代化社会治理向基层延伸。

1...3456789...18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