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侧要“改”:首先是观念要改,二次供水环节从用户承担到供水企业承担,从小规模管理到统筹全局;其次是设施设计运行要符合高效的准则。展开来说,城镇二次供水的加压电费通常通过物业公司向业主收取,二次加压系统存在设计、运行不合理情况,缺少必要的优化改进措施,而且供水企业对此环节的数据获取也不够充分。基于二供相关数据,对二供水的加压方式、运行模式、机组的流量、扬程、运行效率等进行分析,找出符合各地实际的加压方式、机组流量、扬程、运行模式等,有助于提高需求侧运行效率。
另外,清洁能源的自产和使用对碳减排也有重要作用。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提供一定的能源补给、将车辆改为使用清洁能源、在选择产品和材料时将低碳足迹作为重要标准等。
王杭州分析,要实现供水系统“碳中和”,可通过节能(减排)和使用清洁能源,但克服管网阻力需要消耗能量,水泵、电机的效率也达到瓶颈,固有的能耗依然存在,而自产清洁能源对于大型水厂来说也是杯水车薪,通过我们自身努力无法达到“碳中和”,因此,要全面实现碳中和目标,只能通过市场购买清洁能源。
三、节能潜力和建议
在对未来的展望中,王杭州分享了对供水企业节能潜力的测算结果:
供给侧以江苏苏南为例,按照411kW.h/千m3·MPa(深度处理)的能耗管理水平作为未来节能的潜能目标,江苏节能潜力为10.4%,推算出全国每年节电潜力为23.4亿kWh。
需求侧按照居民二供泵房运行效率在15-30%,效率提高一倍计算,全国每年节电潜力为79亿kWh。如果加上其他加压泵房,节能潜力巨大。因此,加强需求侧管理,是助力供水系统早日完成“双碳”目标的重点。
面对如此巨大的节能潜力,王杭州提出了以下建议——
在供给侧,取水泵站要根据出现频率最大的河水水位、水库水位作为依据确定水泵扬程,而不是根据最高水位;在确定扬程时要考虑初期供水规模,避免水泵流量过大、扬程过高,出现大马拉小车造成电耗过高。
在需求侧,建议各地对二供系统进行研究,找出符合本地实际的设备选型、运行方式。同时强化管理,确保现有设备高效运行;因大泵效率较高,建议在合适地点建设集中加压设施,提高运行效率和减少运行管理人员,节省成本;其实,“工频水泵+屋顶(高位)水池”才是最节能的方式,具有经济、可靠、安全、降漏、平衡管网等特征,有条件的区域可以采用,辅以叠压方式,节能效果可观。
最后,王杭州总结,在转型过程中,要充分保障供水安全,只有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平稳实现供水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编辑:王媛媛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