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进博会见证中法创新合作成果 | 苏伊士与重庆德润环境获中法团队合作创新奖

时间:2023-11-08 13:37

来源:中国水网

评论(

今年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第六次举办,吸引了来自世界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政商学等各界代表参加,参展企业数量也是历史之最。进博会也不仅是全球经贸合作重要平台,也是各方加强创新合作与成果共享的盛会。在进博会期间,中法委员会举办2023年度“中法团队合作创新奖”颁奖典礼,旨在向世界展示中法团队合作创新的成果与活力,通过共享创新成果,助力中法企业间经贸合作的进一步发展。苏伊士与重庆德润环境及旗下德润新邦的水生态环境项目“深水湖库原位藻类控制与水质修复技术”获评“中法团队合作创新奖”——“研发奖”。

苏伊士亚洲地区固废资源管理首席执行官黄嘉颕、德润环境副总裁兼德润新邦董事长邓泉明、苏伊士亚洲地区创新总监黄希敏代表领奖


现场关于中团队在创新合作方面的讨论

此次获奖的项目主要应用于水生态环境领域,也与“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 等领域密切相关。在气候变化影响下,全球藻华问题日益加剧,并影响到饮用水安全、地表水质量、水体生物多样性。在中法专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项目团队开发出一种利用细菌和沉水植物,控制藻华、改善水质的解决方案,可广泛应用于湖泊、水库等淡水环境。

这一解决方案目前已应用于重庆、浙江等地多个项目的水质改善和蓝藻处理治理项目中,并计划与于未来3到5年内应用到中国、东南亚,甚至法国和全球的更多项目中。苏伊士与重庆德润环境希望通过本次进博会的推广,能与更多合作伙伴及客户携手,将这一创新成果应用到更广阔的环境中,为更多地区的水质改善,以及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做出贡献。让具备水下森林功能的湖泊,成为遏制二氧化碳排放和气候变暖的卫士。

图片3.png

项目团队创新开发了深水湖库原位藻类控制和水质修复技术和设备,实现了对深水湖泊、水库的原位生态修复,突破了由水体富营养化和藻类过度繁殖造成的水体透明度低,沉水植物生态系统恢复困难的技术瓶颈。该解决方案综合运用了四大主要技术:土著微生物群落菌相精准调控技术、高效微生物填料负载技术、沉水植物悬浮定植技术、太阳能移动微曝气复氧技术。其中,原生微生物精准调控技术和水下植物悬浮定植技术成为控制藻类和改善水质的新突破。与传统的生物修复方案相比,该方案安全无污染,100%生态安全,可节省60%以上的工程投资和40%以上的运维成本。

该项目是中法企业之间合作的成功例子之一。苏伊士与重庆德润环境以及旗下德润新邦三方共同开发该创新解决方案,也同时获得了来自苏伊士法国总部和国内环境领域顶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以及合作公司的研发团队支持。重庆德润环境是目前中法两国企业在中国环境产业成立的最大的投资平台,重点发展环境综合治理(流域治理土壤修复等)、再生资源利用、环保科技等领域,苏伊士持有其25.1%的股权。旗下公司德润新邦致力于提供中国生态环境修复解决方案。

此外,自2016年以来,苏伊士与中国各地合作伙伴在每年一届的“中法团队合作创新奖”评选中,已5次荣获创新奖的不同奖项,并已将这些创新技术应用在不同国家的环境治理领域, 如旗下澳门自来水的资产管理系统(EAM)项目获得 “创新产品奖”、污泥超干脱水解决方案DehydrisTM Ultra获颁“研发奖”、与恒力石化合作的项目凭借“嵌入式污水处理厂”的理念荣获“气候特别奖”、以及苏伊士、盛虹集团及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合作的项目荣获“创新首创奖”。

附:

技术及解决方案分享

水生态环境项目“深水湖库原位藻类控制与水质修复技术”

挑 战

湖库中的藻类和沉水植物对生态平衡至关重要。然而,气候变化导致湖泊和水库水质恶化,富营养化问题加剧,藻类大量繁殖,破坏生态平衡,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藻类死亡时会释放有毒物质,污染水体,威胁饮用水安全、地表水质量和水生生物多样性。

然而,传统的水环境修复技术多存在着不足之处:物理除藻效率较低,无法根本解决藻类污染且一般只适用于小范围藻类控制;化学法虽效率快但对水环境的毒副作用及藻毒素释放限制了其应用,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二次污染;旁路离线水净化工艺的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在处理透明度低、水质恶化、藻类爆发等严重富营养化水体时,这些技术存在着明显的技术瓶颈。因此,许多深水湖泊和水库需要有高效且环境友好的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 术

针对上述问题,项目团队创新开发了深水湖库原位藻类控制和水质修复技术和设备,实现了对深水湖泊、水库的原位生态修复,突破了由水体富营养化和藻类过度繁殖造成的水体透明度低,沉水植物生态系统恢复困难的技术瓶颈。我们的解决方案综合运用了四大主要技术:

1. 土著微生物群落菌相精准调控技术

2. 高效微生物填料负载技术

3. 沉水植物悬浮定植技术

12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