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市政污泥为何要做厌氧处理?协同厌氧处理的优势是什么?

时间:2023-12-06 09:38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刘彤整理

评论(

10月19日,2023(第十五届)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上,普拉克环保系统(北京)有限公司销售部副总监傅强发表了题为“污泥与有机垃圾协同厌氧应用介绍”的演讲。他表示,园区化、规模化、集中化处理已成为当前固废处理的必然选择,此举既有利于污染的集中控制,减少环境的影响,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手段。静脉产业园区综合考虑各类城市废弃物处理处置的技术先进性、工艺可行性和投资合理性,将污染物治理,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形成固体废物资源化和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的特殊产业集群,促进循环经济,降低碳足迹,成功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640.jpg

傅强

普拉克是一家1956年成立于瑞典的国际化工程公司,在70多个国家完成了超过5000个合同。1993年承接北京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二期污水处理项目合同进入中国,2015年10月,国投创新和北排水环境投资基金收购普拉克100%股权。2019年股权重组,普拉克北京变更为母公司,注册资本金超过2亿元。

普拉克业务主要涉及餐厨、厨余等城市有机垃圾及市政污泥处理,市政给水和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普拉克的核心工艺技术主要聚焦于固废和污水领域的厌氧处理以及市政污水的扩容提标改造,节能减排,实现循环经济、绿色能源等可持续发展业务。

目前,普拉克已在全球70多个国家完成超5000个项目。其中,在中国有超170个项目,超60个有机固废项目。餐厨/厨余等处理规模总计超过22500t/d,市政污泥处理规模总计超过9000t/d,厌氧无故障运行记录超18年。

01国内+国外,项目齐发展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普拉克都有许多经典项目与工程实践。会上,傅强对部分项目进行了介绍。

马来西亚PANTAI污泥厌氧项目

2012年,普拉克签约吉隆坡32万吨/天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项目,项目服务人口142万,采用中温厌氧消化+污泥浓缩+沼气脱硫后发电的工艺路线。项目于2014年投产,多年稳定运行。

640.png


蒙古国乌兰巴托污泥消化系统总包项目

2020年普拉克签约蒙古国乌兰巴托中央污水厂污泥厌氧项目,提供污泥厌氧系统全流程的总承包,包括设计、设备采购及安装调试等。项目位于乌兰巴托市西南部桑吉诺海尔汗区,设计最高日处理污水能力为25万m³,是目前蒙古国最大、最现代化、单体工程建设资金最多的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将惠及蒙古国43.5%的人口。该项目处理规模:市政污泥738t/d(20%含固,厌氧),厌氧系统设置4座14000m³的反应器,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

值得注意的是,乌兰巴托污水处理厂项目是中蒙两国在民生领域合作的重要项目,普拉克将坚持“一带一路”倡议的“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将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融合进项目中,为打造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上的又一标志性工程贡献力量。

640 (1).png


挪威林德姆沼气工厂

该项目整个水厂都建于天然岩洞中,2007年投运。污水处理量为20万吨/天,污泥能力2万吨污泥/年,采用ANAMET®厌氧消化系统,于2012年投运。

640 (1).jpg


除此之外,普拉克还做了5个北京市污泥厌氧处理项目,项目总规模6128吨/日(20%含固率),采用热水解+厌氧消化+短程氨氧化工艺。普拉克为五座处理中心提供工程咨询;系统集成;工艺设计;厌氧及热水解辅助设备供货;调试、试运行等技术服务。

640 (2).png


傅强以北京高安屯污泥处理项目、北京槐房污泥处理项目为例做了介绍。

北京高安屯污泥处理项目

北京市高安屯污泥处理中心工程是超大规模的污泥处理项目,是北京市最大、处理能力最强的污泥处置中心。该项目污泥日处理规模1836吨/日(20%含固),污泥来自多家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采用热水解+厌氧消化+板框脱水工艺的综合处理方案,普拉克公司为其提供整体工艺设计和系统集成咨询服务,并提供子系统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核心设备供货,调试及试运行等技术服务。

项目采用8个12000m³的厌氧罐,沼气产量每日11万m³,沼气用来发电。2017年投产,有机物分解率和沼气产量超过设计值,实现了集中式污泥处理中心污泥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功能。

640 (3).png


北京槐房污泥处理项目

该项目市政污泥处理规模为1220t/d(20%含固),采用污泥浓缩+污泥预处理+热水解+厌氧消化+板框脱水工艺,厌氧反应器容积5×12000m³。普拉克公司为其提供整体工艺设计和系统集成咨询服务,并提供子系统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核心设备供货,以及调试及试运行等技术服务。2016年投用,目前该项目已稳定运行多年。

640 (4).png

12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