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再谈滁河水污染事件:基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什么不容易做?

时间:2024-05-31 10:21

来源:清合

作者:汤贤乱

评论(

滁河水污染事件出圈了,这是一起本可避免的环境舆情事件,有好多环节可以截断事件爆发,可惜全线失守,节节败退。

复盘整个事件,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微信截图_20240531102244.png

滁河水污染事件出圈了,这是一起本可避免的环境舆情事件,有好多环节可以截断事件爆发,可惜全线失守,节节败退。

何出此言呢?且容贤乱事后诸葛亮一下。

如果全椒县富信石油助剂有限公司加强管理,严格按化工企业规范流程操作,则可避免原料仓库发生火灾,在源头上杜绝事故发生。

就算不幸发生火灾,如果富信公司有按《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制定且备案的应急预案,设置足够容量的围堰和事故应急池,并在事故发生后及时启动应急措施,切断与外界连通的雨水管阀,也可避免甘油、糖蜜和粗甲醇等混合物,经地表径流进入附近的沟渠。

就算污染物不幸流出厂外了,通过拦河筑坝截污,先将外泄的污染物集中收存在沟渠中,再及时抽运到污水厂处理,也可避免因暴水冲入襄河。

就算抽运处理不及时,暴雨也是天意,污染物留在襄河里还不算太糟,尚有水闸可控。但事已至此,生态环境和水利主管部门就不能无视啊,得当个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按《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上报处置。

可惜,他们都没有行动,甚至都不觉得襄河水质有异常,县政府照常请求市水利局“安排驷马山管理处开机提水”以保障农业生产用水。这一开闸放水,造成污染物大肆扩散,使长江下游左岸一级支流滁河发生水质恶化,出现大量死鱼死虾,引发跨省污染并获得央视记者关注。

央视关注的环境事件是捂不住,消息不胫而走,后果愈演愈烈。像当年的“深圳湾”环评事件,没啥实际环境损害都闹得沸沸扬扬,罚过其罪。这次滁河事件可是实质上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损害,那必然是街谈巷议,众人皆知。

到了这一步,当地政府和生态环境部门老老实实承认错误,亡羊补牢少说多干吧,或许还能避免舆情进一步发酵。

谁知,当地基层生态环境(水利)干部干没干好。政府12345平台人员冒充生态环境分局办公室主任“随意”回复市民投诉,水利局党组成员“真的不知道”水质异常是什么原因,相关单位没有事故成立调查组,也不开展水质监测以消除民众疑虑。

说也是口无遮拦,引发更大争议。水利局党组成员到是“坦率”,说自己还有两个月退休,不该过多问这些事情;生态环境分局局长则态度坚决,表示没必要进行水质监测(毒性分析),还拿敏感的茅台打了个非常不恰当的比方。

至此,整个滁河水环境污染事件从技术到公关,全线失守,彻底崩溃。全国舆论一片哗然,各路媒体都来口诛笔伐。

很快,全椒县委书记被免职,央视新闻中接受采访的三位政府工作人员,包括生态环境分局局长和办公室主任,水利局党组成员,也火速被免。

他们冤么?说实话,不冤,他们工作失职,态度和能力均有所欠缺,难辞其咎。

安徽省委官方对该事件的定性和评价,还是相当准确客观的:

“滁河水质污染事件,是一起重大的生态环境损害事件,后果十分严重,性质十分恶劣。此次污染事件的原因并不复杂,但处置过程拖延拖沓,造成严重后果。此次事件本可避免,但一些干部在处置过程中心存侥幸、乱作为,面对问题遮遮掩掩,总想蒙混过关,造成小事拖大、大事拖炸。个别干部面对媒体采访时信口开河,造成不良影响。”

滁河水污染事件是一起严重的生态环境损害事件,更是对基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通过此事,贤乱有一种强烈的感受,那就是,基层环保工作不容易做啊,主要面临有三大难点。

一是生态环境专业知识的挑战,半路出家,难以胜任。

在基层,生态环保工作者,得要具备扎实的环保专业知识,才能懂平常该怎么管,发生事件该怎么做。

比如此事件中,基层环保人员既要熟悉生态环境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要求企业按《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指南(试行)》等正常做好应急预案备案,加强日常管理,还要懂得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流程和信息报告方法,发生事件要立即成立调查小组,开展应急监测等等。

但这个要求对县级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显然有点高,他们可能在环保专业知识方面有所不足,大部分70后科级干部不是专业出身,又缺乏环保铁军的专业训练,难以表现出过硬的专业水准。

在县域发生一般环境事件,如果他们不上报,在本级连组建应急处置小组的意识可能都不强烈,就算想,也可能组建不起来,因为缺乏相应的技术认识和储备啊。后来捅娄子了,到了省、市层面,就可以“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处置,封堵相关污染水体,密切监测水质变化,邀请省内外专家研究制订修复方案”。

由于专业知识缺乏,履职能力便相应欠缺。在滁河污染事件中,一些基层干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现出“一问三不知”的态度,接受采访只能凭借个人经验进行模糊的推测,而非提供基于数据和实地调查的准确信息。本该自己回复的12345平台环保投诉,被别人处理了又毫不知情,还堂而皇之表示不知道,哪有半点专业素养可言。

这与部长走两会通道和司长们在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的侃侃而谈、娓娓道来,相去云泥。

二是县域跨部门协调沟通的困难,人为言轻,独木难支。

环保部门原来在政府中就属于不太讨好、时常背锅的尴尬部门,如今在区县一级又遭遇垂改,连政府组成部门都不是了,而成为市局派出机构,那平常监管就不够强硬,软绵无力,遇到问题更是束手无策。

我们可以相信,在事故所在的全椒县经济开发区,政府或许更看重企业的经济价值(纳税能力),弱化其环保责任,所以生态环境部门主管的应急预案打了折扣也不无可能,否则怎么一发生事故,污染物很快就突破厂区封锁,冲到襄河里去了。

突发水环境事件发生后,其处置往往涉及多个部门的协作,要平衡各方利益,基层环保的发言权重或许不够。

全椒县在处理污染和开闸放水等问题时,未经科学论证便盲目决策,导致污染扩散。县生态环境分局就算据理力争过,也架不住农业农村部门说要保障农业生产用水,而水利部门又因“真不知道”而默认,最后无可奈何的生态环境部门,只得眼争争看受污染的河水开闸后流入滁河。

开闸放水的决策过程,或缺乏必要的跨部门沟通和协调,或生态环境部门人微言轻,不能左右最终决策。由此反映出,在处理环境问题时,政府部门间的利益协调和沟通机制不健全,生态环境部门本身也不够强势。

在这种情况下,基层生态环境部门的工作怎么会好做呢,如果再遇到要“到站下车,不问世事”的其它部门领导,那跨部门协作的难度就更大了。

三是与媒体沟通的复杂性强,技能缺乏,无从习得。

基层环保工作人员一般都是憨厚老实的中年人,整个职业生涯都在县级单位,就算见过世面也不会太大,普遍没学会与大媒体进行有效沟通。县广播电视台或许还能应付,但面对央视级媒体还是缺乏技巧的,动不动说“大实话”,展现基层赤裸裸的现实。

大大告诫过,“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可在基层,谁又会给生态环境部门的干部和工作人员,无私传授这种能力呢?

微信截图_20240531102244.png

▲罗昌盛《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与舆情控制》课件PPT截

舆情控制一门专业的学问,要学会其中的五大原则。新闻记者是无冕之王,很容易给受访者挖坑,面对他们时千万要谨言慎行,更不能乱打比方。

在很多县区级政府,政府工作人员是不能随意接媒体访问的,一定要经过严格审批。在央视探访滁河污染事件中,一些打捞死鱼的村民可以随便说话,但政府工作人员就要小心,一句话说错就容易引爆网络。

全椒县生态环境和水利部门干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非常诚实地“否定一切”,还“乱打比方”,这不仅未能有效传达信息,反而引发了公众的误解和不满。例如,全椒县生态环境分局局长在回应水质(毒性)检测问题时,用“喝茅台也能喝死人”的比喻来说明没有必要进行毒性分析,这种不当的沟通方式,加剧了公众对环保部门专业性的质疑,看新闻报导下面的公众留言可见一斑。

滁河污染事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基层环保工作的契机,体会了其中的辛酸与不易,基层生态环境管理人员要加强学习,加倍努力才行,抱着不想干事、只等退休的心态一定是做不好的。

环境具有公共属性,受关注度高。高层提提建设美丽中国轻描淡写,而基层要做切实的环保工作却不那么容易。这不仅是对环保管理者个人能力的考验,更是对整个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挑战。

面对突发环境事件,基层干部要具备扎实的环保专业知识,做好事前预防和事后处置;提升与新闻媒体沟通的能力,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以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同时,政府内部还要建立健全的跨部门协调机制,确保在环境问题面前,各相关部门能够在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形成合力,共同应对。

*本文转载自“清合”(ID:txlread)清合,一个以环保的眼光看世界的青年联合平台,欢迎有兴趣的朋友投稿或关注。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