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稻香湖再生水厂是集污水处理、水质深度净化和水资源综合利用于一体、地下处理设施与地上景观公园于一体的生态综合体,是海淀北部建设生态科技新区的重要配套项目、集合产研学联合的科技创新基地以及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展现水科技成果的典型示范项目。建设模式上,一期采用BOT模式,二期采用PPP模式。核心技术包括一期的多级AO+浸没式超滤工艺、二期的A²O+MBR工艺,以及智慧管控技术、精确曝气系统、自然采光技术、空气悬浮鼓风机、水源热泵系统等。管理成效显著,实现曝气量在不同需氧状态单元的快速、精确配气,曝气单元电耗降低10%以上,全年节约电量超过500万kWh,吨水电耗、药耗位于行业内领先水平,2024年污水再生利用率达48%。社会价值体现在作为水生态、水科技的专业化展示平台,承担水保护、水科技、水文化科普宣传的社会责任,推动河道水质提升,为城市水环境治理提供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01标杆简介
稻香湖再生水厂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收集污水总流域面积约67平方公里,污水主要来源于温泉镇中心区、翠湖科技园、冷泉及南安河等地区,总服务人口超过100万人。项目总占地4.66公顷,总设计规模16万吨/日,出水水质达到北京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890-2012》中的B标准,分两期规划建设。
稻香湖厂全景
一期已建规模8万吨/日,由海淀区水务局与北控水务集团采用BOT模式合作兴建,处理工艺为多级AO+浸没式超滤,2013年9月开始建设,于2017年3月正式进入商业运营,是北方地区首座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稻香湖二期则由海淀区水务局与北控水务集团采用PPP模式合作兴建,处理工艺为A²O+MBR,项目于2021年11月启动建设,于2024年7月正式进入商业运营。
稻香湖再生水厂是集污水处理、水质深度净化和水资源综合利用于一体、地下处理设施与地上景观公园于一体的生态综合体,是海淀北部建设生态科技新区的重要配套项目,是集合产、学、研联合的科技创新基地,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展现水科技成果的典型示范项目。
北京稻香湖再生水厂在第四期“双百跨越”标杆污水厂评选活动中荣获四项标杆的称号——精细化标杆、资源化标杆、社会化标杆、生态化标杆。此外,该厂还先后被评为“北京市中小学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水务执法与社会排水单位培训教学基地”,作为北控水务四星级水厂,承载再生水示范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重大社会责任。
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
02精细化:以“星级管理”为抓手实现全面规范细致高效管理
1. 技术改革与创新应用:采用创新型多级多段AO生化处理,通过合理分配进水利用污水中所含碳源,在不外加碳源的基础上实现总氮稳定达标。采用精确曝气系统,利用在线监测仪表实时采集污水量、气量、溶解氧、鼓风机功率以及压力等信号,根据生化系统理论需氧量、鼓风机效能、曝气器充氧效率、好氧区时空分布等进行模拟计算,通过控制鼓风机的风门控制曝气总量,实现曝气量在不同需氧状态单元的快速、精确配气,从而实现曝气单元电耗降低10%以上。厂区采用自然采光技术为地下空间输送光源,使用空气悬浮鼓风机代替传统离心风机、罗茨风机曝气,利用水源热泵系统进行控温等举措全年节约电量超过500万kWh,厂区吨水电耗和药耗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处于领先位置,为节能减排工作贡献专业力量。
预处理
2. “云链端”智慧运营模式:稻香湖再生水厂关键设备全部可监可控,仪表100%覆盖,程控率达80%,创新结合北控水务集团SED运营管理平台、能耗监测平台、SCADA监控平台等数字化管理工具,对设备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实现“数在线、物在线、人在线”的全面集中闭环管理。依托北控水务“云链端”智慧运营模式,该厂实现了整体能力的快速提升,推动运营管理由粗犷式向精细化转变、设备维修由非专业化向专业化转变、化验检测由分散式向集中式转变、生产调度由简单化、无序化向规范化、精益化转变。
生化池
03资源化: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推进再生水利用与商业模式创新
1. 高品质再生水供应与高利用率:稻香湖水厂再生水厂出水水质为京标B标准,出水标准满足各项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标准,出水达标率100%,365天高品质提供再生水。同时,该厂积极拓展再生水用户群体,着力提升再生水的利用率。2024年出水供给市政杂用、景观环境以及生产冷却用水共计1271万吨,污水再生利用率达48%,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打造了水资源综合利用与水污染治理并重的典范,充分体现了首都首善的标准和要求。
二沉池
2. 创新再生水资源化商业模式:稻香湖再生水厂基于一期的模式探索,升级了二期再生水资源化模式。政府不支付再生水费,合同要求5年内再生水销售收入归企业所有,5年以外超过限值后,政府与企业分享再生水收入。创新的商业模式大大激发了再生水厂再生水资源化的积极性,有助于协调水与城市的关系,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效地调整用水结构,助力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
04社会化:承担社会责任,践行环保科普
1. 水科技科普教育平台建设:作为绿色发展的践行者与推动者,北控水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持续践行环保科普,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赋予环境教育新内涵。稻香湖再生水厂内设有水科技展厅,以“一滴水的责任”为主题,全面展示水的净化流程、科技互动体验以及循环利用的实践成果;地面的水科技展览公园,以处理出水为水源,借助精致的水系景观、繁茂的园林绿植,以及充满文化气息的休闲广场,共同营造出一种绿色环保的生活氛围,向市民潜移默化地传递环保理念。稻香湖水厂作为水生态、水科技的专业化展示平台,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亲临视察,市内外党政领导、专家学者和同行百余人次观摩调研,并承载着对学生、市民进行水保护、水科技、水文化科普宣传的重要社会责任。
水科技展厅
2. 多元化社会交流与开放机制:对接行业单位、大中院校等的座谈交流,在“首都国企开放日”重点展示、定期迎接社会民众的参观到访。全年接待参观人数800多、365天对外开放。05生态化: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立体发展模式
1. 地下集约处理与地上生态融合:作为北方首座投运的全地下式再生水厂,采用“地面公园—覆土层—处理设施”垂直布局,将污水处理设施深埋地下16—18米,地面建设生态公园,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占地仅4.66公顷,较传统水厂节省土地70%。通过多级生物除臭系统、地下隔声结构及低噪声设备,实现臭气、噪声“双达标”。
地上公园
2. 生态补水与水环境治理成效:出水满足生态补水需求,2024年向南沙河补水超1000万吨,推动河道水质提升至Ⅳ类标准,打造了地下设施与地上景观、污水处理与生态修复深度融合的生态治理标杆,为城市水环境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生态优先”解决方案。
地上公园
06结语
北京稻香湖再生水厂作为北控水务四星级水厂,凭借在精细化管理、资源化利用、社会化开放、生态化建设等方面的突出表现,成为高质量运营的地下水厂的生态样本。其创新的“地下集约处理+地上生态融合”模式、精细化运营管理体系及再生水资源化商业模式,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标杆经验,在节约土地资源、改善城市水环境、推动水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示范作用。未来,稻香湖再生水厂将以“高质六化”为目标,依托北控水务集团先进技术和一流管理,持续发挥标杆引领作用,立志成为全能标杆污水厂,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编辑:李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