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存量时代下的水务企业发展之道

时间:2025-05-15 10:28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徐冰冰整理

评论(

管网收费悄然变革

各地正积极探索管网收费模式,部分地区已取得小范围突破。在以往的价费机制中,管网收费并未被明确涵盖。然而,以北京、辽宁为例,地方通过灵活运用解释权与立法权,将管网收费纳入了新的价费体系。

4、投融资模式演变

过去三十年,中国基建投融资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对水务行业而言,2023年是个关键节点,以“保底量”是否合规为标志:2023年之前,属于单元服务、系统服务并存的时期;2023年之后则进入为系统服务为主的新时期。

在项目投融资领域,因项目属性、回报方式以及实施主体等关键要素的差异,需为不同项目精准匹配适宜的投融资方式。回顾行业发展历程,2014年以前,项目投融资主要依赖财政资金,早期特许经营模式作为补充。到了2014-2023年期间,PPP模式成为主流,专项债则起辅助作用。而目前,专项债已跃升为主要的投融资方式。
03企业发展之道

现在已经有很多企业开始做“十五五”规划了。其中,市政领域有三个大的方向,就是聚焦优势城市、投融资重构和推进厂网一体化。针对存量资产,需要采取的战略举措就是由重转轻运营和并购重组。现在很多企业面临应收账款难题,甚至有的企业考虑断臂求存,把一些资产拿出来进行处置。这对于上游产业链中有着充足资金的企业,比如地方水司,无疑是一个比较好的并购机会。对于新增市场,则需更多地关注如何进行强链补链。

水务发展“十大策略”

对于未来的“十五五”,企业究竟该如何发展?李炜阐述了应对水务体制机制新变化的“十大策略”,希望帮助企业通过“内外兼修”,找到可持续发展之道。

1、谋划未来发展

在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尤其是水务各种机制机制演进下,尽早谋划“十五五”战略规划,明确定位、市场、业务及具体举措。

针对国资、行业主管部门等监管要求和任务职责,特别是主责主业、国企市场化改革等方面的要求,在“十五五”战略规划及行动计划中予以体现。

2、拓展业务链条

企业可以基于水务进行强链补链,通过对十余项备选水务细分领域进行市场吸引力、企业参与度等维度的分析,明确核心业务、培育业务及未来业务,形成“大水务”业务组合。关键是能把企业的优势和资源禀赋体现出来。

3、聚焦优质区域

在进行区域财政实力评估时,基于债务、财政、经济及人口情况四大维度,初步将城市财政能力分为五类地区。第一地区最优,第五类地区最弱。同时,充分考量特殊调整事项,例如区域的债务风险状况、预算收入能力等因素,综合这些判断,进一步精准做出城市财政能力分档。

重点城市选择上,通过同等城市级别GDP总量(或排名)、人口总量、财政自给率、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用水需求等维度,筛选区域城市长名单、短名单,并通过其他补充因素确定目标区域城市。

4、ToG向ToB转型

在增量市场有限的背景下,企业纷纷由重资产投资向轻资产运营转型,包括水务头部企业北控水务也在进行轻资产转型。

在中国市场推进轻资产转型绝非易事。首要问题在于,若失去资产控制权,是否仍能确保获取运营权,这是轻资产转型进程中无法回避的重大挑战。其次,需审视自身与竞争对手相比,是否具备显著的比较优势。通俗来讲,就是要有“金刚钻”。在没有资产依托却试图开展运营的情况下,至少要在一两个关键方面超越他人,否则轻资产转型将举步维艰。

针对现有存量项目,通过绩效考核和中期评估,推动项目调价、修约等事项,并助力应收账款的解决。

此外,水务企业可针对在手存量项目开展内部评估,全面评价是否达到预期投资目标、未来是否可持续、各方合作是否良好等情况,分类进行管理,甚至对某些投资收益不如预期、未来前景不佳的项目作出退出安排。

中期评估应涵盖项目所有参与方,并做到充分的信息披露。当前行业内最为敏感的诸多问题,都应在中期评估中探寻解决路径,并向社会公示。以地方违约、拖欠污水费为例,这类问题理应在特许经营的中期评估报告中对外公示。若不公示,相关责任方既无压力,也缺乏改善的动力。

再如,针对长达十至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特许经营期,目前项目绩效考核主要针对企业,聚焦于投资和运营商。但中期评估不应局限于此,而是要对政府方、企业端,乃至所有参与方,如融资方等,进行全面审视与信息披露。同时,积极解决评估中暴露出的问题,诸如调价、续约等一系列关键事项,将这些问题清晰地暴露出来,实现问题 “外部化”,从而借助各方监督与合力,推动项目持续健康发展。

5、发展客户类型——市政到工业

以苏伊士为代表,众多环保企业正积极推动业务方向转型,将自身的业务方向从市政转向工业。这些企业紧紧聚焦水务与固废处理这两大核心业务,全面覆盖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力求在工业环保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开拓全新的业务增长空间。

6、丰富商业模式

为丰富商业模式,水务企业顺应水务行业从ToG向ToB转型的趋势,探索商业模式的创新,拓宽市场化经营收益,提高水务企业的经营韧性。在创新实践中,企业可重点关注光伏发电、污水源热泵、直饮水等新兴业务领域,将其作为挖掘新利润增长点的突破口,实现企业的持续、多元发展。

7、并购重组

以污水处理行业为例,在部分城市中,本地水务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尚未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存在进一步整合资源、提升行业集中度的潜在契机。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