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 年)》于五月重磅发布,明确到 2027 年美丽河湖建成率达 40% 左右,2030 年取得明显成效,2035 年基本建成。
方案聚焦水生态环境改善,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构建上下游贯通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然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仍有不少痛点困扰着治理者——
四大监测痛点 阻碍美丽河湖建设
数据“慢半拍”
传统人工采样需送实验室分析,结果等待时间长达数天,污染发生时无法及时发现及时干预,污染不断扩散,既影响生态又面临监管压力。
监测“有盲区”
大型监测站建设成本高,支流入口、小型排污口等关键位置难以覆盖,污染源成因无法准确锁定,治理如同“盲人摸象”。
数据“各管各”
环保、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数据分散,缺乏协同分析,水质、水文、地理信息等数据无法融合,制定全面治理策略难上加难。
运维“成本高”
水中的杂质、藻类频繁附着设备,故障率高,设备维修、校准和更换试剂需专业人员,长期运维费用居高不下,投入难以持续。
天健创新智慧监测方案 全方位破解难题
为应对这些挑战,天健创新推出了新一代微型水质监测站,结合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构建“感知层-平台层-运维层”三层闭环系统,为美丽河湖建设提供全方位支持:
01 织密实时监测网,数据秒速传至云端
天健创新研发的微型水质监测站占地不足1平方米,安装灵活,适用于干流、支流、大湖、小水潭等多场景需求。设备内置pH、溶解氧、COD等多种传感器,可实现每秒采集一次数据,通过4G/5G传输至云端,24小时不间断监测,实时掌握水质变化,应急处置不耽误。
02 三层架构,软硬一体化管理
-感知层:
配置多参数水质传感器、流量液位监测单元,具备全要素感知能力,支持一体化集成或按需拼装,快速适应复杂现场环境。
-平台层:
自主开发的数据中台实现数据实时性、可视化、多模型算法判断、异常识别与报警推送,并支持与主流平台协议无缝对接。
-运维层:
提供远程运维系统,配备自诊断算法、健康评分机制与维修预警功能,结合模块化设计,实现“无需专业人员值守”的高效维护。
天健案例:山区河道的生态守护者
某山区自然河道,周边环境复杂,一直面临废水偷排的监管难题。在引入天健创新的微型监测方案后——
1. 沿河道布设多台微型水质监测站,实时监测pH、浊度、氨氮、COD等关键参数。
2. 数据通过终端实时上传至水质云平台,运行仅一个月,就成功捕捉到两次水质异常波动。
3. 结合平台智能分析,快速锁定可疑排放点,相关部门迅速介入调查,成功阻止非法排污行为。
三个月后,河道水质持续保持优良水平,废水偷排的隐患彻底消除,当地居民对美丽河湖建设信心倍增!
共建美丽河湖,天健创新与你同行!
天健创新始终致力于治理水污染、保障水安全、修复水环境,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实时监测网、智能运维、全面数据分析,让水质治理更加高效、精准、经济,携手共建生态美丽河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